第12章 河西郡(一)(2/7)
亭长、里长主事。
第二条: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尤其对垦荒予以褒奖,生产粮食和布帛达到规定数额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禁止私斗,颁布按功劳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第三条: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第四条:对郡县官员设立考核制度,考核优秀的官员予以褒奖,不合格的官员会被降职,渎职、贪腐、以权谋私的官员将受重罚,官员犯法比普通百姓罪加一等。
他有些震惊地问道:“这是谁拟的?”
卫信忠拱手:“正是在下。”
陆道临站起身来,深施一礼:“陆某眼拙,方才怠慢了先生,敢问先生师出何人?”
“卫某出身稷下学宫,曾先后拜儒、道、法三家先贤为师。”
陆道临又施一礼道:“先生大才,陆某佩服。只是,这新政如何才能落到实处?陆某这几年赋闲在家,也曾听闻先后有数个国家尝试新政,最后能真正实现的寥寥无几。据我所知,卫兄在高昌国并未担任任何职务,你该如何保证新政的实施呢?”
卫信忠把郑安雅推了出来:“这位是高昌国的大公主,也是高昌国的继承人,她可以担保。”
郑安雅赶紧顺着他的话说:“是的,陆先生,我可以请示我王,让她批准在滑国实施新政。”
“我愿意相信你们的诚意,但兹事体大,还是等公主拿到高昌王的正式文书后再说吧。如果高昌王同意在滑国实施新政,看在三城百姓的份上,在下愿助二位一臂之力。”陆道临说罢,做了一个送客的手势。
郑安雅留下杜襄成在滑国主事,自己带着卫信忠和高无疾一路快马加鞭回到高昌向母亲请旨。
郑海晏看着地下跪着的郑安雅,不置可否地说了句:“你回来了?一路辛苦了。怎么不在临淄多住些日子?”
郑安雅拜道:“启禀王上,滑国大军已被我军全部歼灭,目前危机已经解除。儿臣私自去了一趟滑国,请王上恕罪。”
郑海晏敲了敲面前的案几:“你也知道你这是私自去的?之前联络东昌平昌共同抗敌算你大功一件,但打赢了之后呢?没有我的旨意,擅自领兵去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