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长乐太子(一)(1/6)
办完了大典、打发走了颇黎,郑安雅想起了虢仲靓临走前让她“任命一位仁爱厚德之人为相”的嘱托。经过多方打听,半数以上的举荐者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同一个人:长乐国太子柏崇峦。长乐王柏康之有二子,长子名崇峦、次子名景行。二子名声在外,皆是品德高洁、爱护百姓之人,柏崇峦喜经书,深谙治国之道;柏景行喜音乐,生性淡薄不争不抢,故而世人更推崇柏崇峦。
为君多年,郑安雅的脾气随着国力的上升慢慢见长,为人处世更是少了思量与圆滑。既然确立了要以柏崇峦为相,她二话不说直接派使臣到长乐国要人。这可把柏康之吓得不轻,他心里打着鼓,佯装镇定地对使者说:“太子出国为相,此事非同小可。请贵使先到驿馆歇息,容寡人商议商议。”
高昌国的使者是卫信忠的玄孙、卫廷钰的曾孙卫御寇,年方三十,意气风发。他自打记事起就赶上了高昌国急速上升的时期,家族又有祖荫庇佑,因而颇有几分傲慢。他满脸堆笑,语气却一点不软地对柏康之道:“劳烦长乐王早做决断,我们陛下是个急性子,等不得。”一句话气得柏康之两手颤抖,脸上的愁容藏也藏不住。
此时,一名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看上去与卫御寇年纪相仿的男人前来与他见礼,并道:“西帝陛下盛情邀请,外臣岂有不去之理?贵使放心,在下稍作收拾,告别父母兄弟,便与您一同上路。”
卫御寇笑道:“想必这位便是太子了?”不等长乐王父子回答,他又行了一礼,道:“如此甚好,外臣在驿馆静候佳音。”说罢昂着头离开了大殿。
三日后,柏崇峦果然按期与他同往。卫御寇见自己第一次出使就如此顺利地达成了目的,不由得喜上眉梢。相比之下,长乐王夫妇则满脸不舍,尤其是王后陈栖凰,眼圈和鼻尖都是红的。卫御寇怕他们反悔,一把拉住正在向父母道别的柏崇峦,说:“太子,天色不早了,赶紧赶路吧,我们要在天黑之前到达驿馆。颍州离这儿可不近,满打满算也要十天呢。再说,又不是见不到了,长乐王与王后要是想儿子了,可以来我们高昌国看他。若是实在舍不得,就随我们去颍州见西帝陛下吧。陛下一定很想见见二位。”
“你……”陈栖凰刚要发火,被长乐王一个眼色给止住了。他勉强挤出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