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长乐太子(三)(7/7)
继续担任县令,甚至遇到百年难有的机会做个郡守,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哈哈哈。”郑安雅忍不住笑出了声:“叔叔你这张嘴啊,前面还正常,后半截冷不丁的就损一下。”
见柏崇峦不解,房如樨便将祝惜颜姑姑、姑父的生平和盘托出。柏崇峦嘴上不说,但从他脸上的表情看得出他对高昌国的官僚体系已经不那么排斥了。他在卫信忠的牌位前驻足良久,道:“臣自幼听闻高昌国能有今日,文成君变法当居首功,他定下的法律亦被高昌国上下视为立国之本。敢问陛下,您是要臣变了文成君之法吗?”
郑安雅道:“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如果法律已经不合时宜,变一变也无妨。”
柏崇峦问:“那您是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还是推倒重来?”
郑安雅想了想,说:“文成君之法早已深入人心,全盘否决怕是不妥。”
柏崇峦又问:“陛下给臣多长时间?”
郑安雅道:“ 没有时限。”
柏崇峦冷笑道:“没有时限?陛下不怕臣尸位素餐吗?”
郑安雅笑道:“朕不知用多长时间合适,也不知从何处入手,一切都由你决定。”
“陛下此话当真?”柏崇峦很是惊讶。
郑安雅道:“当然,君无戏言。”
柏崇峦思虑良久,说:“那臣需要多花点时间,对当前的法律做一番深入的了解。”
郑安雅道:“当然可以,廷尉府会配合你的。”
“陛下,臣打算先不去廷尉府。臣想去民间,找一个普通的郡县走走看看,问问当地百姓对当前的法律有什么看法。可以吗?”柏崇峦问。
“嗯?”郑安雅下意识地看了房如樨一眼,见后者微微点头,便道:“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柏崇峦让郑安雅自重一事很快传到了渤海国。林长晔听到后笑岔气。林长卿不解,问他:“安雅这是干什么?”
林长晔捂着肚子说:“我猜啊,咱们西帝陛下八成是想效仿古时候的明君礼贤下士,但是学了个半吊子!哈哈哈哈,真是笑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