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番外一之女子书院(1/5)
共治元年初,又到官员考核时,郑安雅翻阅着段知书呈上来的候补官员名册,忽然心生疑窦:“夫子,怎么这些郡的大部分候补官员都是男的?”
段知书无奈地笑道:“没办法,这些地方的女人受教育程度都不高。且不说归顺不久的明夷、首阳和燕支三郡,即便是上雍和下雍这样已经被我们统治了四十余年的地方,男尊女卑的现象依然不可忽视。”
郑安雅仔细核对了一番,果然如此:抛开神族聚居的京畿郡不谈,河西郡候补官员中女性占七成;金竹郡的占比在五成上下;上雍和下雍不足四成;南阳郡和桂林郡约为三成;积善郡、魁郡和象郡只有一至两成;至于原属孤竹国的明夷、首阳和燕支三郡则一个女人都没有。
“这些郡的百姓还是不肯让女孩子上学吗?我记得朝廷年年发布告示让他们重视女子的教育问题。”郑安雅问。
段知书叹了口气:“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交代下去,他们也就口头应付应付。前些年事情太多顾不上他们,就这么耽搁了。不信您问问虢孟馨。”
一旁的虢孟馨道:“段相所言不错。比如臣的老家桂林郡就是男尊女卑的重灾区,虽然近些年有不少家境殷实的人家愿意让女儿读书识字,但大多都止步于私塾和初级学堂。用他们的话来说:‘不过是个丫头,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只要些许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好了。’”
段知书道:“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很多地方没有官办学堂,大部分人都在私塾读书,各地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也是个大问题。”
“这样下去不行啊,得让她们多读点书。要不朝廷出资建一批官办学堂吧,一定要保证女学生的数量。”郑安雅道。
过了几天,段知书和虢孟馨合理拟出一份方案,将高昌国的官办学堂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级为幼书院,主要面对十四岁以下的年幼学者,无需入门考试,有毕业考试。毕业者须识文断字、懂基础算学。
第二级为中书院,主要招收幼书院毕业者或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学者,有入门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入院读书。毕业者可被聘为幼书院教师或官府吏员。
第三级为上书院,主要招收中书院毕业者或有相应文化基础的年轻学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