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番外一之女子书院(4/5)
一次说你读过很多书,学问很好。”
陈柳莺道:“那是夫君谬赞。书读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浅薄。妾身只会诗词歌赋,一端起明经、策论,便觉得书上每个字都认得,拼在一起却怎么也读不懂。”
郑安雅道:“那你就教诗词啊,教你擅长的总可以吧。”
陈柳莺连连摆手道:“那怎么行,学院已经有教书的夫子了。”
田采萍则笑道:“教书的夫子怎么也不嫌多的,光是一部《诗经》就够人研究一辈子呢。你来吧!”
陈柳莺再三推辞不过,只好红着脸答应下来。
夫子有了,生源又成了大问题,尤其是未央城本部,连一个二十人的班级都招不满。郑安雅询问进度的时候,田采萍也很是无奈:“陛下莫急,这才第一年,慢慢地就会多了。”
郑安雅道:“这可是培养女夫子的学校,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学校开班晚一年,各地的女校推广也会相应地晚一年。”
“都有哪些原因?”段知书问。
田采萍道:“大部分有意向的女孩子都无法通过入学考试,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段知书道:“这个恐怕没办法,总不能降低难度录取,学员水平太差没法教。”
田采萍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讲。”
田采萍道:“一个学员要想通过入学考试,差不多得识两千个字、四书五经不求通达但至少要都读过,没有四五年的学习是下不来的。且不说大部分家庭只愿意给女儿上一两年的学,即便是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学生,多半已经十二三岁,马上要进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有些女孩子家里甚至都有媒婆上门了呢。所以,能继续往上读的人少之又少。”
段知书道:“这的确是个问题。还有别的原因吗?”
田采萍道:“再有就是路远和家贫了。虽说我们可以给贫困学生免去学费,但生活费是要她们自己出的,如果留在家里,开销比学校小得多不说,还能帮家里干活。”
郑安雅问:“如果不考虑家境和嫁人的问题,愿意来上学的女孩子多吗?”
田采萍道:“倒是比臣想象的要多些,如今长乐国民间的观念也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