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马根生出生了,(2/3)
呢。
当时第四村民生产队的记工员是个高中毕业的年轻人,二十来岁,名字叫王彦龄。因为当时高中生比较少,只要高中毕业在生产队都会被重用。
一般他们干的都是有技术含量的活,比如开拖拉机,当会计、记工员、出纳,或者干果园管理员、生产队副队长等。
王彦龄对张兰草的计算水平很惊讶,感觉这个女人思维能力也太好了,写字、算账、测量土地面积,几乎没有她不会的。
很快村子里人都很佩服张兰草,感觉她很了不起,证明马长民确实有眼光。
过了一年多时间,张兰草生个男孩,哭起来嗓门特别大,哇哇哭起来,整个山沟里都回荡着小家伙的声音。
这个小男孩小名叫牛娃,属牛的,大名叫马根生。
后来张兰草又生了个儿子,属兔的,小名叫兔娃,大名叫马根成。
有了两个儿子后,马长民非常高兴,每天干活也特别有劲。由于他在部队当过兵,纪律性比较强,做事也是雷厉风行,对焦大民的行为从来就看不上眼。
有一次第四生产队分粮食,有小麦、玉米、高粱三样,每个人按工分总数来分,先分多少小麦,然后再按比例分多少玉米和高粱。
因为小麦面最好吃,大家都想多分点小麦,高粱面最不好吃,都不愿意要高粱。
生产队长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分得公平,大家没意见。但就是想不出更好点的办法来。
这时候马长民的媳妇张兰草建议:“按照我们现在的人口,还有小麦、玉米、高粱的数量比例来算一下,然后可以按比例折算,大家可以选择,比如一斤小麦可以换二斤玉米,一斤玉米换一斤半的高粱,”。
生产队长衡忠思一听很有道理,就问了一下所有的社员,大家没意见,就按这个办法来分配。
但有一个和焦大民平时关系很好的刘寡妇,她却只要小麦,其他都不要。
生产队长衡忠思就告诉她:“不要也行,但你的玉米、和高粱按比例折算成小麦后,数量就少多了,如果愿意的话,都给你折算成小麦,”。
但这个名字叫刘梅梅的寡妇却不愿意了,她认为自己有三个小孩,粮食少了不够吃,必须一斤半玉米换一斤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