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恢复高考以后(1/3)
焦大民自诩:“现在老子已经由从政转为企业家,转型成功,”。
但实际上,他依然是利用村支书的权利霸占着村子里的资源,虽然他再也没有批斗其他村民的权利,但在经济上却独断专行。
光明砖瓦厂是村办企业,焦大民实际上是幕后老板,他任命第四村民小组组长衡岁娃为厂长,当然谁都知道这个厂长只是个傀儡。
不过,村里的寡妇刘梅梅却成为最大受益者,衡岁娃选拔她为光明砖瓦厂的会计兼任宣传委员,每月除了工资还有奖金。
可是村里好多妇女连去砖瓦厂上班的资格都没有,因为焦大民私下里告诉衡岁娃:“来砖瓦厂上班的妇女必须要比较漂亮的,小媳妇大闺女最好,那些40岁以上的老婆娘坚决不能要,”。
八十年代好些私人小作坊,摆地摊,私人小买卖都开始了,有的开个小商店,有的在大街上收购鸡蛋,然后骑自行车带到城市去卖,虽然很辛苦,但能挣到钱。
当时,农村最火热的事情就是考学,中专、中师是首选,虽然好多人读高中时学习很拔尖,但在生产队劳动了好几年,平时也不学习,考大学根本就没希望。
焦大民的弟弟焦二民、焦三民、焦五民都参加了中专考试,最后都是名落孙山。无奈之下,他们第二年又报考了中师,但依然是一家三口落榜。
当时的考生年龄差别非常大,有不到18岁的,也有将近40岁的,几乎是差了一辈人的年龄,但照样可以同场竞技。
当时王彦龄弟兄三个都参加了考试,全部报考的中等师范学校,结果一次性三个全部考上了。
老四王彦高成绩最好,老三王彦超也不错,即使成绩最差的王彦龄照样过了录取线,这个成绩当时别说在焦家那村名声大震。即使在整个白鸡原的五个乡镇里、也是如雷贯耳,都知道有个王老头家三个儿子同时考上了中师。
很快,在焦家那村,姓王的家族光芒一下子遮住了焦家,这让王彦龄的父亲实在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王彦龄的父亲当时60多岁,每天吃过饭从自己家的窑洞里出来后,就在山沟边上转悠,因为当时村子里人还继续住在山沟边上的窑洞里。
老王每见到一个人就说:“哎吆,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