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被打入冷宫的老张(3/4)
母亲马秀珍的定粮是30斤,9斤细粮、21斤粗粮。
两个姐姐是初中女生,定粮都是27斤,81斤细粮、189斤粗粮。
张和平是12岁儿童定粮,25斤,75斤细粮、175斤粗粮。
这个定粮数量,比预计的要少很多。
张和平之前没意识到定粮会按照年龄、性别、工种分配,而是按照老张的定粮乘5计算。
以10斤细粮至少能换20斤粗粮的行情来看,老张的定粮换算下来,就是435斤粗粮,再乘以5个人,就是2175斤。
原计划,爸妈两边亲戚各100斤,剩余175斤备用。
但现在,除开老张的定粮,再把细粮全换成粗粮,也只有1417斤。
关键是,老张那4个战友那里,还有两百多斤账要还!
这个月倒是可以用家里存粮还账,但下个月怎么办?
“家里棒子面还有23斤左右,面粉有24斤左右,全部拿去还账。”
“这32斤7两细粮票,我先拿去问问三大爷换不换。”张和平说着,就拿了细粮票和那叠杂票,以及30块钱,去了对面阎家。
阎埠贵家里6个人都是城市户口,有6口供应粮,比张和平家里还多1口供应粮,加上阎家也有一堆饭菜票,张和平以为阎老抠能给他来个友情价。
之前,张和平用2块钱友情价,跟阎埠贵买了10斤棒子面,拿去学校送礼。
但这会,张和平问阎埠贵愿不愿意卖他家的粮票时,阎埠贵却报出了鸽子市的行情价,1斤细粮票2块,1斤粗粮票9毛。
这还只是票价!
张和平不想花钱买高价粮,他家是借粮,又不是缺粮,要买也应该借粮人自己去买!
再说了,他借粮给爸妈两边的亲戚,只是助他掌控家里的财政大权,而奶奶和母亲今早已经用行动支持了他。
所以,现在只是兑现之前拉拢她们的承诺。
至于张和平对两边亲戚的感情,说实话,没多少。
最后,张和平带来的32斤7两细粮票,跟阎埠贵换了66斤粗粮票。
一叠杂票,被阎老抠算来算去,竟然换了14斤粗粮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