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70年代的相亲(2/3)
然儿子多,但因为爷爷奶奶多年来,几乎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生孩子和照顾孩子方面,平均每两年家里就会增添一个孩子,需要吃饭的人多,但孩子小的时候,都不顶事,干不了活,所以,爷爷奶奶家过得并不富裕,有时温饱都成问题。
据说俺爹因为从小淘气不听话,他成为了爷爷奶奶所有孩子中,最不受待见的那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其实无论如何都会偏向的,根本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这种偏向的现象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例如,父母可能会不自觉地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倾向于某个孩子,而对其他孩子的需求忽视或敷衍。这样的不平衡会导致孩子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加剧,被偏向的孩子可能会变得自负和自私,而被忽视的孩子则可能感到自卑和失落。
因为俺爹是最不受待见的孩子,家里孩子又实在太多了,房子少,住不下,所以,俺爹就在好多年里都住在邻居家的牲口圈里。
正因为俺爹和俺娘各自这样的生活背景,他们强烈地想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由的小家,各自脱离父母的折磨。
一来二去,俺爹告诉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请来了媒人,到姥姥姥爷家提亲。
那个时候,相亲都需要媒人从中牵线搭桥,还不流行自由恋爱。
俺爹和俺娘早就互相看上了对方,所以,媒人当然只是个形式。
很快,他们就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成亲了。
70年代,结婚的彩礼不像现在这样,需要几万几十万的,那个时候,大家口袋里都没有太多钱,结婚需要的是“三转一响。”
那么,三转指的是什么呢?
第一件,指的是缝纫机。
那些年,买衣服还比较难,家家户户几乎都拥有一台缝纫机,用来做衣服,一家人穿的衣服,都靠家里的妇女亲手给做出来,所以,缝纫机的作用就非同小可了。
第二件,是自行车。
那些年,能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出门,在路上就能迎来四面八方投射过来的羡慕的目光,能买得起自行车的都算家庭条件不错的了,因为,不少人想去哪里,都经常只能靠两条腿走路,那些年的路上,经常都能看到靠两条腿走路的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