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张仲景传播医术,司马徽品谈将军(1/3)
张仲景理解老师的想法,又耐心劝导他:老师,您精进医术的目的不就是想多治疗一些病人么?如果您能多招收一些弟子,不仅能把您的衣钵传承下去,还能为更多的百姓服务。
经过张仲景的耐心劝说,沈槐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开始教授张仲景和一些年轻医生。沈槐这么做了,有些老医生听说了,也招收学生,使原来不外传的医术,得到了相对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嗯,这个张仲景不愧为医圣,了不得!”
君嗣先生又看着冰玉清说:“弟妹,你曾问过我,为啥很多名将都不知道他们的师傅是谁?
这个事说起来,主要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绝技不外传。有些本事是养家糊口的技能,大多数人都只考虑到子孙后代。
说白了吧,我们这个时代,像你们说的交通、通讯都很落后,在古代更加落后,大家的眼界都不够宽。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老师也很自谦。我们所用的书籍,思想大多是先秦时期的,有那些圣人在,这个时代的先生们只是传承他们的思想给弟子们。
另外,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有学问,有能耐的,都没什么心思去官场上争斗,只想做学问,练功夫,并把他们传承下去。换句话说,门派思想并不严重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才讲求门派门生,其目的也是拉帮结派,形成势力。”
就像司马徽先生,自己不想进入官场,徒弟有了能耐,不仅不要求徒弟说出来跟谁学的,甚至于怕学生说,唯恐将来自己被官府盯上。
据野史记载,司马徽的学生不只诸葛亮他们三个,像三国时期的周瑜、向朗、贾诩、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都是他的学生。另外,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跟诸葛亮一起游学于荆襄,他们经常请教的无非就是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这几个人。
“月荣的叔叔是个非常厉害的武术家,就因为他的学生当上了将军,并报了师父的名号,月荣的叔叔不得不被迫进宫,成为皇家的私用教练。”
君嗣先生他们的意思是,汉之前的历代名将,大部分是传承的武功,不必强调师父是谁。另一部分祖上虽名不见经传的,未必祖上就没能耐。也有一部分是师承老师的,可老师不想出山,自然就不能报老师的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