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司马徽分析天下,小胡娇无意冒犯(2/3)
。然其只限吴地,绝无发展。
河内司马氏,虽有其祖上殷王司马卬之荫,却无再度称王之福,即便侥幸得之,必复失矣,绝非明主。
沛国曹氏,虽称曹相国之后,却依附宦官,若其掌权,必为奸雄!
至于董卓之流,只能笑尔!”
“明主几时出?”
“后世五百年!”
司马徽此言一出,在座的未来人不得不佩服司马徽,人家确实有后知五百载的能耐。
司马徽的意思是说,老袁家虽然有四世三公之名,却没什么实际的势力。不动的话,他们家可以自保,起兵了,恐怕会被灭门。
江东孙氏,世代在吴郡为官,那里的根基确实不错。可他们家没别的势力,就算孙策再有能耐,也出不了东吴。
至于曹氏,虽然沛国那里有势力,有曹氏、夏侯氏两大家族支持,却早已没有名相曹参的一身正气了。
当年萧何是负责秦朝监狱的主官,曹参是典狱长,刘邦是押解犯人的亭长。等于萧何是他们的头,刘邦是曹参的手下,三个人关系不错,尤其是萧何和曹参关系更好。沛县还有樊哙,屠户出身;夏侯婴,候补县吏,跟刘邦关系都不错。
刘邦起兵的时候,曹参、萧何、樊哙、夏侯婴响应。曹参也是员猛将,有勇有谋,率军攻克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还曾佐助韩信一直到大汉建立,期间东征西讨,战功卓越。刘邦定都长安,论功行赏,曹参身背七十多处伤,位列功臣第二,曾与萧何产生隔阂。
萧何临死前,推荐曹参为继任相国,曹参觉得萧何定下来的制度不错,一直执行,萧归曹随,成为历史佳话。
而当代曹嵩(就是曹操他爹),虽说自己是曹相国后人,却依附宦官曹腾,还说自己本姓夏侯,认了曹腾当爹,才改姓曹。已经位列九卿了,还不知足,卖官鬻爵之时,他又贿赂宦官,买了个三公。
这样的人品,早就没有曹相国的品德了,就算曹氏掌了权,也是奸雄,长久不了。
河内司马氏,是靠着被俘降汉的司马卬得到的河内封地,一直住到现在。虽然出了司马钧、司马量等几个大臣,也都没什么建树。
河内司马氏,虽有能人,还没达到贤能的程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