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下第一禁书(2/4)
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使秦国欣欣向荣,日益强大起来,在六国中脱颖而出,功盖千秋!
嬴政早听说过,《商君书》是一本历代帝王必读的书籍,天下第一禁书,太子必读教材,历代君王的统治宝典。
华夏两千多年来,一直被统治阶层视为禁书,绝不允许民间传阅。
因为商鞅赤裸裸站在帝王的视角,只服务于至高无上的专制皇权!
而秦王更甚,把《商君书》里的驭民术奉为法典,国宝。
嬴政拿着这卷密不示人,神秘莫测,治国的奇书,如获至宝,拧亮了油灯,细细研读,做起笔记起来。
商鞅的治国之道,无外乎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书中的核心思想只有八个字——治国之道,重在弱民。
《商君书》里认为百姓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一是和平时期努力开荒种田,繁衍生息,并按时缴税。
一是在战争时期可以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除了这两方面,其他一切都是多余的,听戏娱乐是多余的,读书上学是多余的,写字画画更是多余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愚民。
商鞅认为,读书人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太多,就会危及秦王的统治。
只有让老百姓都不识字,人民愚昧无知,忠厚老实,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君主,只能听从摆布,这样国家就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也就更加牢固。
商鞅愚民所做的第一件事,禁止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开办学堂,尽最大可能关闭了百姓求学的渠道。
直接采取了烧毁书籍,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教科书《礼》《乐》《诗》《书》都被他烧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弱民。
商君书写道,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务在弱民,只有民众弱了,国家才能强大。
弱化老百姓们的战斗力,让他们没有反抗和威胁帝王的能力,能做的就是把百姓的战斗力弱化到最低。
商鞅要求百姓除了农具之外,不能拥有其他青铜器武器,没有武器,老百姓就不敢造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