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61 圆明园内发现的二战发报机(2/3)
我仅代表党代表人民,感谢娄董一家的付出。这是一位老首长答应那位小刘老师的两个上大学的名额,请代为转交。”
信封很轻,但是在娄振华看来,这份恩情,却重于泰山。
果然付出才会有回报的!
总得先迈出第一步才行啊!
目送着来人驱车离开,谭雅丽下楼挽着丈夫的手臂,“你还好吧?”
“从来没有今天这般舒爽了!看看这个!”
“大学通知书?谁的?可以晓娥可以上大学了?”
“没那么简单,这只是一个机会,还得看这孩子自己的本事,起码她拥有这个资格了。”
“女儿眼光不错吧?”
“你眼光也不错,最近都没时间检查你的功课,跟我上楼!”
谭雅丽白了一眼丈夫,年纪越大,越皮了!
忽然,电话铃响了起来。
娄振华讪讪的耸耸肩,走过去接听起来。
“是我,好,好的,我有时间,现在吗?”
电话挂断,谭雅丽狐疑的看到丈夫褶皱的脸上浮起了笑意。
“要去趟天津大沽口,随便给我准备一套衣服就行,马上有车来接我。”
“出什么事情了吗?”
“好事儿,放心吧!好事儿!”
第一批化肥到了,只要增加粮食产量,娄家就立大功了。
突破美西欧的经济封锁,送进来一船化肥,就算是研究比例也好,自用也罢,起码农作物储备没有那么艰难了。
刚刚拿起行囊,电话铃又响了起来,是杨国梁打来的。
“老杨,刚巧有事儿跟你请个假,我要出趟远门,后天可以回来。”
“娄董,小刘那边又弄出好东西了,大领导让我陪着一起去呢!您有事儿就去忙吧!我能应付的。”
刚好一辆车坐下,刘峰也要跟着去学习,加上小王开车,没地方了。
既然娄振华没空,刚好一辆车。
今天注定是冶金局和工业部的头头脑脑最为忙碌的一天。
一边接手娄家申请的公私合营的企业,一边还要派人去红旗村,实地调研自主研发的一体农用收割机。
四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