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考题人生(12)(2/3)
么冷,如果是北方王安安估计自己待不下去的。
之后的一个月,头几日有着骨头汤喝。后面有晚上加餐了油渣鸡蛋饼。偶尔吃点烤红薯。当然,王安安的职位名称毕竟是陪读。所以她也还是会看小童的学习情况的,给他检查默写背书,偶尔在他写文章的时候提一点自己的小小建议。小童可能真的是个天才,总之,小童的成绩进步的很快,所以夫子才建议说可以尝试下场了。也是听到夫子的肯定,小童才给家里信。
到了再一个月的开放日。一大早,小童便早早起了。连吃最爱的炒蛋都显得心不在焉。只囫囵几口快快吃完便要出门。本打算往商铺寻掌柜拿回信。谁知一出书院门,便看到小童父亲站在门口正翘首以盼中。时隔9个月再见,小童与父亲紧紧抱在一起,互相倾诉着对彼此的思念。小童父亲还担心小童过得不好。这一见面看到小童整个都结实了不少,顿感安心,感慨看来书院的伙食不错。小童忙向父亲结实,书院的伙食一般。是王安安一直在给他额外备餐,把各种自己吃过的喜欢的都给父亲说了一遍。小童父亲一听又是给王安安一阵夸,连忙道谢,口称辛苦辛苦。一通寒暄之后,才说起正事,问小童这才一年怎么就要下场了。因为古代科举考试都是要找认识的秀才担保的,出了事会追究连带,所以大家都不敢乱搞。出保信自然是要交钱的,而保金也算是秀才的一个固定收入了。就算是认识的人,小童父亲找了秀才写一封保信也需要至少5两,这还只是这单单一封保信的钱,后面的报名费考试费啥的都还没算呢。所以尽管小童父亲收到小童说夫子让他可以下场了的信时,心中十分自豪,但因花费实在不小,才想着亲自来问一问小童是不是真的决定了。
其实之前王安安也问过小童这个问题。小童说夫子的意思是应该是可以的,虽然不是说肯定能拿到很好的成绩,但是过应该是能过的。而小童的想法是觉着,既然东家出的是3年的学费。那自然是读的多一些更好。如果今年就参加县试考中了童生,那明年就可以考府试了,如果府试也过了,后年就能考秀才了。这样三年读下来最多是可以考到秀才的。这样之后哪怕东家不再管了,而如果要继续读,秀才是有收入的,自己就能供自己了;哪怕不读了,也能把收入给到家里,家里就宽裕了。当时王安安听到小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