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章 沟渠(2/3)
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真的很可惜啊。”新村的吴支书和刘有财等十多个群众陪同新村扶贫开发第一书记林清言在寨子门口田间地头指着半山的土沟说。
这段时间,他们在天天在新村到处跑,考察了很多地方,最适合的就是门口这片土地最适宜发展产业,就是比较缺水。
“吴支书,老牛,你们测算过没有,这条沟有多长?如果全部浇灌成混凝土的水沟需要多少资金?我看这片田地大概有个百亩,搞成产业了绝对能带动不少群众。”林清言问。
“对的,林书记,土沟有10多公里,如果全部包给施工队来做需要差不多几百万,受益的群众有200多户。”吴支书回答道。
林清言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心想虽然前一段时间县委张书记帮西乡向上面争取了5000万的扶贫开发专项资金,但西乡有七八个村,每个村分下来没多少。镇里面领导也比较看中自己,以自己和镇领导的关系,可以多要一点,但本来西乡就穷,饼就只有那么大,僧多肉少,王书记和刘镇长嘴上可能不说,其他干部就不好说了,搞不好恃宠而骄什么的话就出来了。
“这样,吴支书。我和镇里面申请一下,沟渠要搞,产业也要发展,我先表个态,这是我们新村今年的头等大事。但是不能全靠镇里面,靠山山倒,靠人不如靠己,晚上你通知全村每家每户来一个说得上话的人,我们召开一次全村干部群众大会,发动群众一起参与进来,人多力量大,用最少的钱把沟渠修起来,后续产业发展投入也不少,你们看如何?”
“好的,吴书记。我马上回去村里面用大喇叭通知村民,活人还不能被尿憋死,我们新村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出路,只要能搞起产业,大家腰包鼓起来,一切不是问题。”吴支书大声说,其他在场的老百姓也是高声说对对对。
晚上7点,新村村委会大楼门口院坝。
全村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有人来,有的还不止一个,大家听说林书记叫乡亲们来开会,都很热烈。林书记虽然年纪不大,说话也很秀气,但是乡亲们通过这一年多的接触和传闻,觉得他是个干实事的领导。
吴支书敲了敲话筒,用方言大声喊“喂喂喂,时间到了,人来得也差不多了,开始开会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