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毕自严:还是得宫里的太监来背锅(2/5)
的洪承畴一面,让他放出一些消息去。”
看到李征仪为难的脸色,毕自严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
“审徐元春时,你可以慢慢来,我派去松江查徐阶坟有没有被抄的人还没有回来。”
“我们还有时间。”
“明白了。”
点了点头,李征仪重新伸手拿起毕自严桌子上的两道奏章转身向着外面走去。
“也是为难他了。”
看着离去的李征仪,周应秋有些感同身受的叹了口气。
李征仪干的这是个脏活,若是没有皇帝庇护,事后很容易就会被某些余孽给弹劾的。
“若非人心不古,朝廷又如何会走到这一步。”
摇了摇头,毕自严没有再说话,重新提笔开始构思给举荐官应震的奏章。
而另外一边,徐元春进京,被关进了刑部的重刑犯的消息传遍京城,各种非议层出不穷,将徐家祠堂被烧的消息又重新提到了明面上,很快各种消息就弥漫了整个京城。
徐元春这人虽然在野,但在江南文坛之中也有不小的力量。
在官,徐阶当年留下的人脉虽然已经消磨殆尽,但乡情这种东西,永远都是无法避免的。
被锦衣卫这么“风光”的将他本人连带着管家、家丁都给押送到京城受审,着实惊动到了很多的人。
若是徐家被抄形成了惯例,那这天下的大户还不都得成了地方主官们的提款机。
合法抄家,就问你怕不怕。
不日的时候,京城在朝在野的官员们还没什么反应,没有立刻上书,更没跑动关系,只是保持着沉默。
然而到了当天的晚上,仿佛是老鼠出门觅食一般,京城上上下下都沸腾了起来。
次日一早,就有奏本被送入了内阁。
一般点儿的会说:国朝宽宥,厚待士人,酌情于理,纲纪于人,轻重宜中。
翻译翻译就是,国朝历来大度,对待士人以宽厚为上,不管这徐家犯了什么罪,于情于理,小惩大诫一番便可。
而有那思想偏激一些的,则会说。
纲纪在前,礼法在后,庙堂不惴,江湖不怨,刀俎加身,鱼肉何命。
翻译翻译就是,有人上不遵皇帝,下无视国法,不遵守程序就将徐家给办了,这是朝廷出了奸臣。
深夜之时,内阁之中。
能猜到明天不是个安稳日子,毕自严和周应秋两人直接就守在了内阁班房。
灯火通明之中,周应秋脸色发黑的提笔给一道奏章贴上了浮票。
“这些人应该和徐家没什么瓜葛,只是出于一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