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女主释然(1/5)
时过境迁,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就是那历史的陈迹了。
如此说来,作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百年之后,为自己留下陵墓,倒是不难理解的。
要说这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战乱频仍,当生存都成为问题的时候,再去想建造什么有模有样的墓葬,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于是,一代英雄曹操,也主张薄葬了。不过,东晋偏安江南一隅之后,事情又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当时,尽管早已是南北对峙,不过,由于战场一般是在双方的边境线一带,因此,南北方各自的统治区域里,经济还是得到恢复与发展的。这样一来,那些帝王将相多半就会这样想,现如今,这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都已经是较为宽裕的了,做一点陵墓,也不至于就动摇国之根本吧?于是,在这金陵城里,也就出现了不少墓葬群。这其中,也就包含着刘裕当年的初宁陵。
只是,这一刻,对于这初宁陵,我的视角,倒是要更宽泛更深远一些。“地悴天荒丘陵平,难从野老问衰兴。苍烟落日低迷处,折足麒麟记坏陵”:这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诗了。近千年之后,这位诗人面对着初宁陵,发出这样的感慨,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两个“宋”,都是只拥有半壁河山的。
不过,细想之下,二者还是颇有不同的,南宋是向金割地赔款,苟且偷安,过着屈辱的日子。而将近一千年前的南朝宋呢,其开国皇帝刘裕,文韬武略,在作为权臣之时,就积极地兴师北伐,收复了不少失地,以至于南宋的辛弃疾如此赞叹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遗憾的是,刘裕自立为帝之时,已然是年近花甲,有心无力了。于是,登基仅仅三年之后,这一代雄主就撒手而去了。而他的后代子孙呢,昏庸懦弱,北伐也就此成了一句空话。
那么,试想一下,即将驾崩之际,刘裕在想些什么呢?
很显然,最重要的,就是那未竟的北伐大业了。于是,他就设想着,就算是长眠于地下,自己的灵魂,也能够听到那浩浩江水澎湃着的声音,并期待着,有朝一日,后人能够完成自己的遗愿,透过那浩渺的烟波,将南北一统的消息,传到这地底下……
诚然,从历史的真实来看,隋的统一,是自北向南的,无关“北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