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踏上新征程(4/5)
当时那种情形之下,我们一时也想不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当时,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如果能够解决一两个敌酋,将有利于我方的举事。是啊,所谓急中生智,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之下,擒贼先擒王,毕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此外,另有一个原因,自然就是,那个马先生,突然出现了!此前,好几年的时间里,踏破铁鞋无觅处,而那一刻,他居然自投罗网。于是,我就想着,借此机会,将他,还有幕后的总督,一并解决!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想法,还是有点简单了。不过,在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用一句套话来形容,似乎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了。
在那种时候,我心中所想的,就是要为养父报仇雪恨,为养父讨回公道。毕竟,作为当年城郊荒野的当事人,我再不出头的话,还能再指望谁呢?原先所设想的新仇旧恨一起清算,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好些天过去了,对于这件事情,我并不感到懊悔。毕竟,正义的到来,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一些事情,总是要有人挺身而出。
如果要问,在当时,我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似乎就是,那一刻,徐海韬不在我身边。我这样想,当然不是要苛责于他。因为,他另有要事,先出城去了。我真正在意的,主要还是因为,在这紧要关头,如果能够跟他风雨同舟,那该多好啊!出城之后,我和他再次相见的时候,对于我的举动,他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战场上的胜利,才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想着通过行刺来解决问题,那是不现实的。
他这样想,确实也自有道理。以后事情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当然,另有一层意思,他却不想明确地说出来。那就是,他觉得,这样的事情,风险太大了!急需用人之际,不要做那么多无畏的牺牲。这种想法,倒是让人心头一暖,欣慰不已。
然而,才过了一段时间,类似的事情,又摆在眼前了。
这一次,徐海涛的态度,那就明确多了。这,有怎么说呢?在北边,我们的势力,还是较为单薄的。如果依然想着,要通过战场上的胜利,不断地光复北边的省份,就不太现实了。退一步说,就算北伐能够成功,或许也需要三年五载吧?在这种情势之下,如何尽早的解民于倒悬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