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谁来书写(2/5)
有些事情,我们一时也解释不清楚,不足为奇,然而,我们也没必要否定它们也存在过吧?
如此说来,倒不妨先搁置那些疑惑,先把蜀汉末年那赵欣宇的故事,先好好地梳理一下,倒是不无裨益的了。因为,如果没能够先把三国时代的事情弄清楚,东晋末年的那一段故事,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过了自己认识上的这一关,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可以着手了:比如说,先勾画出一个轮廓,然后,再把那些事情,一幕一幕的,缓缓地道来。
再过一些时候,准备好笔墨纸砚,也就可以动手了。
最近这些年,也发生过一些事情,甚至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慨。
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我们这些从旧时代过来的人,除了那种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的感觉,真的就只能够徒呼奈何,无能为力了吗?
前面的道路,一时看不清楚,一时不知何去何从,似乎也不足为奇。我们所要做的,或许只是静下心来,在茫然四顾之后,再选择一条自己觉得会走得通的路。在这种情况之下,回眸、回顾、回首一下,是不是也很有必要呢?
为此,有人喜欢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那所谓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也不无道理吧?
既然是这样,我可能的前世之一,也就是那赵欣宇的故事,是不是也值得梳理、整理一番呢?
记得有一部“石头记”,开篇大概就是这样的,女娲娘娘补天所剩下的一块石头,也曾经因为自己无才可去补苍天而嗟叹,不过,后来,它的嗟叹倒是感动了那一僧一道,于是,他得以投入红尘。多年过后,他终于把自己在红尘之中的经历,刻写在了石头上,也就成了后世读者所能够看到的“石头记”的底本……
这样的开篇,自然不免带有某种神话色彩,不足以全信。不过,若从小说构思的角度来看,倒是值得借鉴一番的?就比如说,我梦中的那位赵欣宇赵姑娘,她在蜀汉末年的经历,也很难逐一考证,不过,她既然还能够托梦于我,自然也抱有这样的一丝希望,那就是,把她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如果读者能够从中领悟出、体会出一些什么来,进而有所收获,也可以算作某种“功德”了吧?
换一个角度说,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