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兵制(中)(3/5)
,宋朝又首创重文轻武之说,武人在中国首次受到文人压制,再加上宋皇软弱,很少对外开战。全国兵士除了坐吃拿饷,用处到也不大。久而久之,入伍之人大半是些人渣,这些人祸坏乡里还行,让他拼命是门也没有。到了靖康年间,终于被金人亡了北宋。南宋初若不是四大节度自已募集一些爱国敢死之士,仍是用市井中募来的那些无赖为兵士,只怕南宋也撑不到蒙人入侵啦。到了咱们大明,太祖建的这卫所军制,原本就是不伦不类,兵士在军籍,不得做其它营生,也不能离开所在卫所。拿的饷银不够吃食,便给一些土地,一开始便是不农不军,到了后来兵士地位日低,土地也大半失去,军户逃亡大半,明军哪来的战力?戚帅是幸运,本朝也是重文轻武,武将要受那文官节制,若是稍大的战事,还有太监来碍事,戚帅初时也是诸般不顺,好在后来准他自已募兵,他方从义乌募集了六千矿工、彪悍农夫,奠定了后来戚家军的基础。若非如此,仅凭那些卫所军士,只怕以戚帅之能,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见张伟摇头,施琅又道:“宋皇忌惮武将,遇战出征诸多掣肘,又喜欢先画好阵图,令将领临敌以图布阵,全然不顾战场实情,安能不败?”
见各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张伟肚里暗笑,却又正容道:“说了这么半天,也是不想你们表面上遵命,肚子里却是不服。你们不比那些百姓,心里若有了疙瘩,只怕将来日积月累的,哪一天带兵造我的反,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张伟笑道:“这到不必担心。待将来立了制度,文人不掌军,武人不得干政。那政权和财权都在文人手里,武人要造反也不易吧?防微杜渐,从小做起,待时日渐久,武人文人互不干涉,自然就全无问题了。”
何斌问道:“那这罗马是全民皆兵,而非募兵了?”
“那你们说说,卫所制度原是太祖苦心设立,为的是将不专兵,兵平日里都归大都督府统领,战时谴将领着打仗,平时操练卫戍。至成祖时全国卫所兵280万,仅京师三大营便有京军劲旅五十万,怎地后来会崩坏至此?”
又笑道:“和你们扯了这么半天,现下可同意我的举措了?不仅是免赋减税的事,遇到战事受伤残疾的,咱们包养他一辈子,按月发银子。战死的也是如此,按月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