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兵制(中)(4/5)
家里发钱,逢年遇节的,还需派人上门去慰问。这样兵士们才觉得不是炮灰,是被器重的,咱们这样一弄,老百姓们也觉得当兵不错,对兵士们出高看几眼。免的就几个臭儒生在乡下横的跟王八似的!”
又向何斌陪笑道:“廷斌兄,看来今儿是去不了工厂了,咱哥俩明儿再去吧?”
施琅亦点头道:“不错。我在戚帅的笔记上看到过,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兵士拎着首级来报功,仔细一看那首级睁着双眼,显是死不瞑目,戚帅便令人详查,传首到军中一看,却有个兵士大哭相认,原来那首级是他哥哥,受伤落在后面,不想教自已人砍了脑袋。这样的军队,打的甚么鸟仗!”
见众将低头不语,显是并未心服,张伟记得当日给镇远军定下饷银和每月使费时,施琅也是心疼不已,终究是古人不明职业军人与民兵之不同,想了一下,便问周全斌道:“全斌,我知你近来看了不少兵书,戚帅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想必现下都能倒背如流了,说说看,戚帅打仗为什么百战百胜?”
各人在堂上议到现在,眼见四周黑乎乎的一片,堂上早有兵士点了明晃晃的油灯,那冯锡范寻得一个话缝,向张伟问道:“请爷的示下,是在此开饭,还是大伙到饭厅去?适才厨房有人来说,饭菜已热了一次,爷们再不去吃,便只好倒了。”
施琅见张伟发火,当即便噤口不言。张伟威势渐高,施琅虽私底下仍以大哥相称,言笑不禁,当着外人却也是恭谨多了,张伟也知他性格原本想不到这些,必定是有哪位高人提醒于他,明知如此,却也是懒得追究了。
周全斌又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宋时将政、财、兵三权分给中书、枢密、三司,太宗两次北伐,皆是因这三方扯皮,遇事推诿,粮草一直供应不畅,如此安能不败?”
“确是如此。罗马士兵平时训练甚严,非过关者不得为兵。现在我这台北训练诸法,多半还是源自罗马。”
“回爷的话,卫所兵制为大祖首创,到戚帅时制度崩坏,戚帅是世袭的都督佥事,属下三千卫所兵只有七成是实额,就是如此,也大半是地痞无赖,老少残兵。而且大明是以砍下敌兵来首级领功,所以接战时那些兵油子不打仗,专门在后面割首级。甚至杀害百姓领功的,杀自已伤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