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灭郑(八)(1/5)
他算来日本人断然不会答应独家贸易通商的要求,却也想不到对方意然会虐待自已的使者,毕竟双方以前没有冲突,却不知这使者说了什么令对方暴怒的话,意然会如此对他。
“这自然是再好不过!收水引现下可是郑芝龙的大宗收入,咱们接手过来自然是好。来钱又快,做的又是无本生意。志华,做什么生意可都不如无本生意好啊。”
张伟一至台北,便立刻驱车赶赴台北兵器局,与草创不久的台南兵器局不同,这台北兵器局原本便是台北炮厂的一部份,三年多近百万白银堆出来的整个亚洲,甚至是当时整个世界最大也最先进的火器制造中心。不但有着从英国及欧洲聘请的火炮和火药、火枪制造的技|师,亦有着从中国内地重金聘请的制造工匠。当时的明军已由全冷兵器向全热兵器做着划时代的改变,辽东明军甚至有全师装配火器的。只是明军多半依赖大中型的大统及大炮,而对手持的鸟统火绳枪等不甚重视,中国自制的火枪做工粗糙,没有准星瞄准,闭气照门也很落后,又没有量化和规模化,故而名义上有许多纯火器的神器营,其实冷热相加,混乱不堪,无法发挥纯火器的战力。然而军队的落后并不代表制造工匠的落后,整个辽东及京冿之地遍布善于打造火器的工匠,那红衣大炮落后明朝之手,没有多久便能仿制,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火器制造并未落后世界。自辽东丢失,明朝有意将火器工匠都集中在了天冿一地,直至清军入关,将天冿火器制造基地夷毁乃止。而台北火器局的火枪厂的工匠们,便是张伟想方设法,由京冿地区买通关节,重金礼聘而来,再加上西方技|师的辅助,台北枪厂又根据张伟的设想进行流水线生产,每个火枪的零部件分发下来,由熟手工匠分头打造,最后再有专人组装,又将以前造来的枪支改良,虽然仍是前发滑膛枪,却将枪身铸造的更轻,又加设了准星,虽然尚没有达到张伟大批量生产并换装后膛枪的要求,但总算是聊胜于无。
“志华,那澳门一事,该当如何?”
“我省得了。廷斌,我现下在想,既然郑芝龙的海上势力已完,这周遭海域只有咱们一家势力。你回去便可令人修书上表,先知会熊文灿,然后上奏皇帝,便说英人攻击福建水师,又打下了澎湖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咱们台北卫出动军队,打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