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上下七(1/2)
陈胜吴广起义,是秦二世时期由陈胜、吴广二人在大泽乡发动的农民起义。
起义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发动,到十二月被镇压,持续了六个月时间,最终以失败告终。 起义背景:
政治因素:秦王朝在统一后推行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沿用严苛的秦法统治百姓;秦朝赋税和徭役繁重,秦二世即位后仍大规模征伐徭役,百姓负担沉重。
此外,秦国完成统一后,分封制引起六国旧贵族势力的不满,六国反抗势力伺机而动,成为各地响应起义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因素: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大肆征发百姓继续修建阿房宫和为秦始皇建造骊山墓地,百姓怨声载道。 起义过程:
揭竿而起: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朝廷强征大批贫民去戍守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密云区),陈胜、吴广在被征发之列。
七月,陈胜、吴广带领的队伍到达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时,恰逢大雨,道路不通,延误了期限。按秦代法律的规定,误期一律处斩。陈胜、吴广暗地商议,认为无论是逃走还是起义都难逃一死,于是二人决定发动起义。
制造舆论:陈胜等人着手进行起义谋划,制造反秦舆论。他们借用秦始皇长子扶苏、楚国将军项燕的旗号延揽人心。随后,又通过制造“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假象,制造了舆论宣传,很快树立了陈胜的威望。
建立政权:在谋划完成后,吴广蓄意挑衅将尉使其大怒,在将尉欲意杀死吴广时,吴广与当场其他戍卒共同杀死将尉。
二人又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鼓动起义,得到了全体戍卒的响应,发动起义,号称“大楚”。 起义结果: 起义失败:陈胜自称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迅速组织起一支起义军,攻下了大泽乡。
随后,起义军迅速占领了蕲县,后又由葛婴率领一路兵马向蕲县以东进攻,陈胜率领主力军向西进发。起义军一月之内连克铚(今安徽省濉溪县南)、苦(今河南省鹿邑县东)、柘(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谯(今安徽省亳州市)等地。
攻至陈县时,起义军已有部卒数万人、骑兵千人,队伍已然壮大。后起义军对陈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