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苗药(4/5)
说。
“这位先生今年七月份就已经年满十六周岁。”姚笛替代张黎生回答说。
从银行出来,张黎生觉得一身轻松,他随手把来时带的木钱匣子扔到了路边的垃圾箱里,说道:“阿猎叔,我想自己去镇上超市买些吃食、牙膏、肥皂啥地行吗?”
二木脑子活泛,在大木镇上最早开起货车,贩卖山货,兼顾违规拉人旅游,赚下了不少钱,在山村最外围的地处,盖起了钢材仿制的三层竹楼,还圈上了一片院落。
张经理你看看咱们咋样办。”
“他,”张九霖睁大眼睛说道:“未满十六岁可不能办理这种消费卡呀。”
张黎生背着竹篓,沿着石板路来到镇口,一眼便看到了坐在十几米外的一处野地上的茶棚里的陶猎林。
“啥!
名字起得不错,但这超市其实就是以前的几间卖杂货的小店打通,把百货摆上货架让客人自选而已,和城市里真正的大型量贩式超市不可同日而语。
行咧现在货买上,咱回村上吧。”
其实早在红色革命吹遍川西大地后,苗圩和白彝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抛弃了这些穿起来复杂、笨重的民族服装,现在这样穿戴只是为了政府发放的补贴。
“阿猎叔,我总不好老麻烦你。
镇上古色古香的石板路上满是背着背包、带着各色旅行帽的游人来回攒动,在游人中间还走着一些穿着鲜艳苗装、白彝装,看起来无所事事的山民作为点缀。
不过日常使用的货物已经算十分齐全。
粉末味道不佳,粉末酸涩中带着厚重的腥苦,令张黎生的五官缩成了一团。
“斗(dou念三声)树阿叔,莫担心,二木是二木,你老人家是你老人家,没人混着讲咧。
可惜后来迷上赌博让他误入歧途,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此时家里塌掉顶梁柱,正是一片凄风惨雨。
火炉上煮着满满一盆草药。
我来有急事,咱莫客套,我记地家里有头青骡子,快牵上,我引着到张家宅门请丧去。”
看到禾斗树滚动的老泪纵横的样子,陶猎林连连摆手说:“老叔,没这么要紧,我说了二木是二木,你老是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