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案情进展(2/3)
。”
“和尚?”李沐尘眉头一皱,“是哪里的和尚,捕快又是怎么知道的?”
听到李沐尘的问题,孙璋组织了一下语言,回答道:
“他们是哪里的和尚无从知晓,但是他们应该是受过戒的和尚是无疑了,因为附近一家酒楼的小二曾见过两人头发间露出的戒疤。而且据衙门的杂役说,这二人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吃素的习惯,除了偶尔会喝点酒,其他的戒律依旧遵守。”
“这也能解释,为何这二人没有亲人了。”李沐尘点头。
“受过戒的和尚?”方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为何和尚会突然还俗,到了这衙门里当了打更人?难道只是为了讨生活?”
李沐尘摇头,“如果是因为在寺中过不下去了,那么下山之后不会依旧遵守着戒律。”
“而且,孙大人说,他们曾受过戒,而这方圆百里,似乎只有九华山的禅宗才有受戒的习俗。”
“所以,我猜,他们大概率是从九华山某座寺庙中出来的。”
方雨尴尬一笑,疑惑地问道:“什么是受戒?”
李沐尘轻笑一声,解释道:
“在佛教传统中,剃度出家时,和尚会在头顶上剃去头发,作为放弃世俗生活的象征。有些僧人在剃度后,为了表示对佛教戒律的遵守和虔诚,会在头顶上留下戒疤。
“戒疤的形成是通过在头顶上用特殊的工具(如木棍或金属针)轻轻敲打,使头皮形成疤痕。这个过程称为“打顶”或“受戒”,通常在僧人正式成为僧侣的仪式中进行。戒疤不仅是对佛教戒律的一种外在标志,也是僧人精神修养和宗教身份的象征。”
“原来如此。”方雨点点头,“果然记性好就是不一样。”
李沐尘咧嘴一笑,没有搭理小泥人儿的阴阳怪气。
这时候,方雨继续说道:“那我们只需要去九华山的寺庙中挨个调查不就行了?”
闻言,孙璋和李沐尘同时摇头。
李沐尘无奈一笑,“九华山号称有佛寺九十九座,且不说很多寺庙不是在深山密林就是在奇峰峻岭,单就是要挨个调查就很容易打草惊蛇。所以这个办法不可行。”
方雨听了拱了拱鼻子,哼哼一声,“那你说该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