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包船!(4/6)
王副县长,今年市里给我们县的创汇指标是多少?”赵书记突然问了这个问题。
“5千”王副县长顿了一下,“是美元!”
大耳听了这个数字,不自觉地撇了撇嘴。
他不知道的是,赵书记用眼角一直瞄着他,看到他的表情,心情突然大好。
赵德昌是什么人,老红军!要不是早早负伤回了地方,现在至少弄颗星星挂着了,他有一个直觉,这个大耳能成事!
百姓真是太穷了!解放都20年了,苍蒲还有人吃不饱肚子,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啊!赵德昌这些年很是憋屈,明明守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却弄不来吃饱饭的粮食!很多人都是推一把才动一下,宁可穷死,也不想多劳动一下!社员这样,渔民也这样!他隐隐知道根在哪里,但是公公婆婆那么多,条条框框那么多,他深感无力。
赵德昌这次去南宁开劳模会,请了个假回了贵州老家,是贵州安顺紫云县的一个小山村,当年红军就打此处过的啊。多年没有回去,这次回去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苍蒲穷,他感同身受,但是贵州山区的穷,他不敢想。
他去一个侄子的家,侄子的媳妇支支吾吾不敢留他吃饭。
赵德昌理解,毕竟太穷了。
他想看看侄儿家吃的是啥,走过去揭开了大铁锅的盖子,他呆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铁锅里面坐着侄儿的一双儿女,他们都没有裤子,就坐在铁锅里面,捂着一张破棉絮,他们要靠着铁锅的余温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没有裤子,一家只有两条裤子,大人穿了孩子就得光着腚!孩子穿了,他们的母亲就得
赵德昌一下没忍住,嚎啕大哭,在那一刻,他感到自己没有裤子,不对,比没有裤子穿还要耻辱!深深的耻辱!
赵德昌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苍蒲,满脑子嗡嗡的。
自己已经六十多了,没什么可怕的,没什么可以失去的,赵德昌这次回来,他要大干一场!
赵德昌从回忆中醒过神来,“王副县长,如果我们完成了这个外贸指标,县里和市里有什么奖励?”
“什么?你们能够完成指标?”王福生好像溺水者遇到一根木头。
“我们努力,我是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