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文本的忧虑(1/4)
李恪感叹之余,对岑文本道,“第一件事情,恪谨遵先生指示,先生,请说第二件。”
李恪点头表示明白,岑文本拉李恪在自己对面坐了下来,继续道,“殿下今日过来,我倒是有三点建议,还望殿下能够采纳。”
岑文本的话,让李恪觉得他实在是个深藏不漏、懂得帝王之术的谋士,尽管他看起来只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书生,带着一身的儒雅之气,但他的胆识和谋略却无几人能及。难怪李世民会有这样的一段话,“这十几年,我知道你身在曹营心在汉,放弃了所有欲望,忍受无法忍受的屈辱,我很想把你揭穿,但居然找不到你任何把柄,现在,我也只有把这个职位给你,否则,史书一定会说我不能用贤。”
岑文本知道李恪今天来是给自己请罪的,就语气严肃的道,“殿下,以后还要慎重,不能像昨晚那般喝酒,有损身体,也有损形象。”
岑文本知道李恪对于学文之事很感兴趣的,所以,指点了他一些学问上的事情,李恪都虚心的接受。最后,在告辞的时候岑文本又给李恪布置了一些作业,让他完成后给自己看,李恪一一答应。
由此,李恪想到了历史上为什么会关于他们的记载少之又少。试想,都是将门虎子,不可能在他们的父辈去世之后只是继承爵位,毫无一点建树吧。就是矮子里拔大个,也不见秦怀玉他们五个人都是草包吧,在史书上连一点笔墨都没留下。因此,李恪肯定了岑文本说法,确实,他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以他们的身份和背后的实力,在今后的争储中很难不让人妒忌。如果,长孙无忌到时候用手中的权利阻止了他们的升迁,那就害了他们,只能终其一生都只是一个闲职的爵位。
李恪感动道,“谢先生,恪知道,先生注意身体。”
当日,李世民在看到李恪抄的一千遍《兰亭序》为他能够临摹的如此逼真而感到吃惊,后来,李恪现场给李世民写了几个字,才让李世民打消了疑惑。不过,李世民也李恪能有如此高是书法领悟能够感到吃惊。当时,就夸奖他,还踢给了不少书法真迹。
接下来,岑文本说到了马周,也是侃侃而谈,“臣观马周,胸藏丘壑,必定也是一个才学之士,臣观他不但明于大势,而且亦擅实务,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至于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