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组建蹴鞠寺(上)(1/5)
李恪粗略一算,还差不少,他虽然本身没钱,还要给刚组建的黑衣卫发钱响,但一想到以后的丰厚回报,心中一狠,也出了两万五千贯,正好凑齐十万贯。按照大唐当时的消费水平和现在的消费水平想比较,一文钱相当于五块,十万贯就是五个亿,修建四个蹴鞠场绰绰有余。
一个蹴鞠场比赛一场就可以获利一千四百贯,四个蹴鞠唱就是五千六百贯,一年至少能有四十场比赛,就是五万六千贯,再加上场地租用等的费用,两年收回成本不在话下,但这是只限于大唐的比赛。如果到了最后,大唐军队打到西域诸国,到时来个国际比赛,估计能够翻几倍的利润。李恪没有隐瞒,把自己估算的结果说给五人听,五人听李恪所说,觉得可行。
李恪现在可是一想到事情,就想到马周。
秦怀玉如此一问,大家都看向李恪。
柴哲威道,“三哥放心,具体的酒坊都已经弄好,现在我已经准备按照酒方开始酿造,肯定会在年底酿出好酒。”
然后,又道,“三哥这次建蹴鞠场的钱我这个弟弟就帮你出了吧。”
柴哲威哈哈一笑道,“看三哥说的这是什么话,兄弟之间可以同生共死,何况钱财这些身外之物呢。”
最后,李恪对五人说道,“众位兄弟,为了能够把新蹴鞠推广到长安的大街小巷,我决定在长安举行几次新蹴鞠预热赛,队伍就由我们六个人各自在府中组建,你们看怎么样?”
李恪哪会答应让他出,忙道,“哲威,这怎么行,此事万万不可。”
柴哲威一口气说出五万贯,很有一掷千金的魄力。
李恪笑道,“肯定有,只是暂时还没有确定,不便明说,等制定好了你们就会知道的。”
柴哲威道,“三哥放心,我找的酒坊的府上管家的一个亲戚在建康坊的酒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至于利润已经说好,酒坊四成,你五成,我一成。”
李恪觉得利益分的有点不均,所以,对柴哲威道,“不行哲威,你的分成太少了。”
李恪如此说,大家有心想知道,但也不好再问,看看时间不早,众人都想着赶紧回府组建自己的蹴鞠队,便跟李恪告辞。李恪低声叫住柴哲威道,“哲威,我还有事和你商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