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组建蹴鞠寺(上)(2/5)
看着册子上写好的构想,李恪很满意,如果这个构想得到李世民的同意,那么蹴鞠会在整个大唐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么一想,李恪似乎已经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大唐在疆域扩张到欧洲的时候,所有的国家都来大唐进行蹴鞠比赛的盛况。
柴哲威一带头,其他兄弟也不落后,纷纷表示出资入股。秦怀玉、程怀亮和尉迟俊三人没有柴哲威那般富有,所以每人只能出五千贯。而李宗身为皇室宗亲,家底不错,出了一万贯,如此算下了五人一共出了七万五千贯。
李恪担心地问道,“不知你找的是哪家酒坊,利益可曾言明,分的清楚?”
然而,他知道李世民是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蹴鞠就在朝廷设立一个部门。所以,这就让他有机可乘,如果争取到自己的汉王府成立这个一个部门,既不会受到朝廷不必要的麻烦,又起到规范比赛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蹴鞠更容易推广,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办法。
第二天,李恪吩咐杨恩派遣下人将秦怀玉、程怀亮、柴哲威、李宗还有尉迟俊请到王府,对他们解说了蹴鞠寺和修建蹴鞠场的事情。柴哲威第一个响应道,“三哥这个主意很好,既能规束比赛,又能赚到钱财,我出五万贯入股。”
其次,这个联合会要有权威性。如果没有什么权威性,比赛中出现一些违规问题,监管部门做出判决,到时候没有人遵从也是不行的。虽然汉王府的威严不是随便都能挑战的,做出的判决其他人不会不遵从。
首先,他想到的就是这个部门要有官方色彩,不然根本就起不到规范比赛的目的。试想,一个民间组织,只要朝廷一声令下,你敢不听,如果不听就给你来个结党营私,秋后问斩,你能怎么样。所以,只能打上官方的色彩。
李恪见柴哲威如此说,便不再推辞。随后,两人又说了一会话,柴哲威才起身回府。
出钱数目定下之后,秦怀玉有点担心的问李恪,“三弟,不知道这个蹴鞠寺是否要得到皇上的批准才行,我等贸然成立,是否有违朝廷制度?”
程怀亮又问道,“不知道三弟所说的蹴鞠场门票最终可获利几何?”
李恪也想过这个问题,以现在的蹴鞠规模来看,获利甚微,毕竟大家没有养成看蹴鞠比赛的习惯,更没有自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