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朝会风波(1/6)
两人聊得开心,忽见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两人缓缓而来,李恪和李泰给他们行过礼,李恪又跟李承乾说了几句客气的话,而这时封德彝和萧瑀两人则徐步而来。三人只得按部就班的站好,等待李世民觐见入朝。
长孙无忌说完,封德彝刚要反驳就听尚书右仆射萧瑀道,“微臣赞同封大人的意见。”
“让他进来吧。”
李恪回答道,“暂时没有,等以后蹴鞠司遇到问题,儿臣再来请教父皇。”
李世民又问道,“你还有其它事情吗?”
李恪听李世民如此说,知道他不反对自己推广蹴鞠比赛,心中暗喜。李世民继续道,“至于你建议由朝廷举办这样的比赛,朕认为还不是时候,如今大唐发展迫在眉睫,朕和群臣都无暇顾及此事,等突厥之事解决,朕到时候可以下旨此等比赛由礼部举办。”
李恪随着众人跪下,心里在想,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差别就在这里,大臣即使官职再大,你吼斥,大家只是不再言语而已,而皇帝一吼斥,众人就只有跪地请罪的份了。但让他料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跪地求饶的时候,李世民在高处观察到了他的表情,见他对此毫不在意,似乎心中早有定计,就问道,“李恪,你觉得朕该用哪个年号?”
顿时,大殿里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吵的不成样子。
关键是他的作风让那些处在中下游的官员感觉得到了尊敬,意识到了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支持李泰,李泰才能够在朝堂上站稳脚。李泰的作法很符合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大唐朝堂上的大员也就那么几个,这当中还有很多支持李承乾的,他即便争取到他们中部分人支持自己,也不见得斗得过长孙无忌。
李世民道,“那你就下去吧,记得不要因为此事而学业有所怠慢,知道吗?”
这时候,长孙无忌适时的站出来喝道,“朝堂之上,吵成这样,成何体统。”
反正就是好话说了一大堆,让李恪听到都起鸡皮疙瘩。
李恪从自己说出这两个字时就预料到了结果,虽然他没有从长孙无忌眼中看到什么,但他看到了李承乾稍带怨恨的眼神和李泰警惕的神情,他不觉心里一沉,今天不小心说出的“贞观”两个字,不知将来自己要为此付出什么样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