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心急如焚(4/5)
汉王府在长安城中显得特别独特,因为府内并没有像一个王公贵族之家一般照的金碧辉煌。只有李恪的书房烛光摇动,人头攒动,不时的谈论之声从里面传了出来。而书房的门口,陈其和“黑衣双煞”谨慎的守护在书房的门外,时刻注视着陌生人的靠近。
长安赛对李恪来说,说重要,它就很重要。因为,通过举办这个赛事,他在李世民心中一定会留下办事认真,能力不错的影响。说不重要,也没什么值得看重。因为,只要发生什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他在事后将所有的责任推到蹴鞠寺的头上,即使出了问题也挨不着他什么事。李世民也不会强行的给他安上什么罪名,可是这样的结果就会让他背负不敢承担责任的名声,以后就没有人再愿意投靠他。
历史上马周的仕途是从监察御史的位置上开始的,所以,对于如此草菅人命的事情,马周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现在邓同达已经成了李恪的心腹,李恪也不再生硬的称呼他的官职,只是亲切的称呼邓同达的字。
“臣等明白,一定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
邓同达解释道,“所以,不会出现苏校尉说的这类事情。”
众人连忙拱手道。
众人都是低头,沉默不语。因为,在座的不是征战沙场的武将,就是饱读诗书的文臣,再者就是深愔帝王之术的策士。除了邓同达在县尉的位置处理过不少的案件之外,其他的人都没有接手过此类案件。所以,根本就想不出什么是实质的办法。
苏定方试探的问道,“是否有这样的可能呢?”
“恩,为今之计也只有这样了。”
邓同达一口气将这几天自己所查到的线索一股脑的告诉李恪。
马周正义凛然的说道,“杀人者必须要受到律法的制裁,不管他杀的是什么人。”
许敬宗等马周说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不像马周说的那么正义凛然,他是从李恪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三天的时间不长,但对李恪来说这三天他在度日如年。因为,长安赛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且到现在为止非常的顺利。但是,张晖案却丝毫没有一点的进展。
所以,他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在书房将大家召集起来一起研究一下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