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不敢居后(2/3)
。而是好好学习治国之策,到时候顺利的登基就是,没必要趟不必要的洪水。
太少少傅张玄素问道。
“太子殿下,汉王献策荐人也是顺应皇上的意思,并没有什么不对。”
“学习,学习,你们就知道让孤学习,难道没看见人家都欺负到我的头上了吗?”
李承乾在想到李恪,李泰和李佑今后会因为组建新军献策而受到李世民的夸奖时,心里就不由的气愤不已。
此时,王仁表站了出来说道。
李恪在御书房给李世民荐人献策的事情不到下午就传到了东宫李承乾的耳中,也传到李泰在延康坊的卫王府,更是传到了李佑的齐王府。
两人哪里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被李承乾一问,半晌沉默不语。李承乾又将目光转向李刚等人,见他们都沉默不语,脸上出现了怒色。
李承乾大怒,斥责李刚道。
李承乾在东宫知道李恪在御书房推荐了苏定方,并且献上了组建新军的册子之后,心里恼怒。在除夕晚上的家宴中,李恪献上的唐刀就抢了众人的风头,特别是李承乾的风头。李世民在看完李恪的礼物之后,对自己所献的一副盔甲只是点点头表示满意而已。
李承乾在听到王仁表的建议之后,眼前一亮,他也觉得王仁表说的有道理,没准李恪献策的目地就是为了推举苏定方呢。所以,他面色有些缓和的说道,“那不知道两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大家都知道上午汉王给父皇上书推荐了他府中的校尉苏定方组建新军,而且,听说他自己也上书提出了什么组建新军的建议。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孤要是有对策,要你这臣子干吗?你们不就是给孤出谋划策的吗?”
而崔知机和王仁表如此说是因为他们都是世家之后,而赵节是公主之子,平时在一起很合得来,又见到赵节在被推选长安县令的事情被驳回,才如此想帮自己的好友一把,顺便在李承乾面前献宠才如此说。此时见李承乾又要发怒,王仁表连忙道,“殿下,长广公主之子赵节能文能武,殿下何不举荐他呢?”
而在一旁的李刚和张玄素知道李承乾的秉性,见此事已定,也就不再说话,免得自己又被他训斥。
李刚和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