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日二报(4/5)
人自己没法解救他们,可是活着的百姓自己不能不管啊。
长孙无忌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们只要派人出使突厥,跟颉利谈判,用他们现在最缺少的粮食换回百姓,颉利不会不答应。”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支持暂时不要出兵北伐,但长孙无忌说用钱财赎回宿州百姓的办法他们也不甚支持。毕竟现在的大唐国库很吃紧,突厥有宿州百姓在手上,真要是用钱财赎回的话,他们不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漫天要价的机会,到时候大唐可能会在钱财方面付出很沉重的代价。
“宿州急报你们都看看吧!真不出朕之所料,云州的突厥骑兵只是一个幌子,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宿州,看完了说说自己的看法。”
“传召封德彝,萧瑀,房玄龄,高士廉,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高士廉,王珪和岑文本到两仪殿议事。”
李世民看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眼,沉声问。
“那你说说宿州百姓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可是为什么你偏偏是长孙无忌的女儿呢?虽然不是亲生女儿,但是就算是养女,以你的性格是不会背叛长孙无忌的。”
李恪想通了李世民单独留下长孙无忌的原因,又了解到了长孙无忌的秘密后李恪对长孙无忌的行事很震惊,不说他抽调暗卫系统调查宝藏一事是李世民的安排还是他自己另有目的,但其本身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想置自己于死地。杨妃极力隐藏宝藏事情能跟自己没有关系吗?而长孙无忌却极力的要调查这件事情。杨妃隐藏的目的李恪知道,是为了他的安危。如此一想,长孙无忌想找到宝藏,想知道宝藏的秘密,其目的就不言而喻。
李世民在想宿州百姓的时候,尚书仆射封德彝和萧瑀,中书令房玄龄,门下侍中高士廉,兵部尚书杜如晦,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尚书左臣魏征,谏议大夫王珪还有秘书郎岑文本等人来到了两仪殿。
岑文本也说道,他的建议倒是和魏征的意思一样。
“长孙尚书。”
“刺杀她,本王真的做不到的,不忍心啊!就算是跟皇位扯上关系,自己能忍心下得去手杀她吗?”
李世民在收到云州八百里急报之后,心神不宁,总是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但是,急报的内容和暗卫提供的关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