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不详的预感(1/3)
李恪对眼前继续等待他命令的朱童说道。
“诺”朱童躬身退出了书房。
“从今天起你要密切监视高丽、吐谷浑和扶桑三国使团的馆驿,随行初入的人也不能放过,本王要确切知道他们此行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而当年李渊太原起兵,想要造反,李靖知道后冒死前往长安告发,虽然最后未能得逞被抓,随后被李世民所救。但是,在当时隋炀帝丧失民心,隋朝就要灭亡的时刻,李靖还有这样的忠君思想,足以表现出他的人格不凡。不久他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卫。
李恪又跟朱童询问了一下侯若依的情况,朱童将自己知道全都告诉了李恪,李恪听后放心了不少。至少从朱童的回答中他听到候若依最近过的很少,除了情绪有些低落外,身体已经完全恢复。而她情绪的低落,李恪自然知道原因,只是自己现在还不能将过多的精力放到这件事情上,至少在没有弄清三国来长安真正的目的之前他不跟掉以轻心。
出了任城王府,登上车架,李恪这才露出了一脸的欣喜之色。今天他之所以要亲自送李雪雁到任城王府的目的就是想探探李道宗的口风,看他对自己争储方面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没想到因为自己和李宗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李道宗的决定,隐喻的表明了要站在自己的一方,而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还得到了军神李靖的夸奖。
坐在会汉王府的车架中,李恪欣喜之余,不由的在脑海里回想了一遍关于自己知道的李靖的资料。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是隋将韩擒虎的外甥。而他的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恩”李恪沉吟道,他不否认朱童的解释,他给朱童的命令确实的没有太多的提及四国使团,而四国使团中的高丽和吐谷浑七月十一那天才到的长安,没有投入多大的人力能得到这么多情报已经很不易了。
对于李靖,李恪很敬佩,不管是他的军事机会才能,还是他的为人,都让李恪很仰慕。
回到汉王府,他将朱童招的书房,询问了关于今天未能在李泰关于四国使团的确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