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不详的预感(2/3)
情报。朱童自然不敢怠慢,将自己所知悉数告诉了李恪,李恪听完朱童的回答后很不满意,因为朱童对他说的这些情报李泰今天已经在祭天祭祖时对他说过,两人所说的内容没有多大出处。
朱童发现了李恪对自己情报的不满,随即解释道。
而这次李世民有意将李靖调入长安,入职兵部,除了李世民想收拢兵权之外,李恪猜想他也是有意想让李靖入职宰阁,让他封相。毕竟在大唐,封相的荣誉要高于大将军、大总管等的军职。
朱童离开后李恪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今天他得到了不少的情报,有了不少的收获。可是扶桑、高丽和吐谷浑三国突然出现在长安,参加了今天的宴会之后,他有种不祥的预感,总觉得这几天长安有什么大事将要发生。
“诺”朱童答道。
所以,能够在自己风头正经,在外人看来已经表明了要跟李承乾有争储之意的情况下,李靖还能直言不讳的夸奖自己,这已经打破了他对自己沉默低调的要求的底线。可见他对自己的欣赏之情不是一般的敷衍,而是真正的欣赏,发自内心的欣赏,而李恪认为李靖这样的欣赏要远比李世民的夸奖更加难能可贵多。毕竟,他知道大唐在今后对突厥的战争中,和对吐谷浑的战争中,李靖都是行军主帅,而他现在如此欣赏自己,那自己以后不管是对突厥和吐谷浑的战中取得的功勋,还是今后得到军方将领的支持方面,都要比李承乾和李泰要强上不少。
李恪叹道,他在车架中想的都是今天在任城王府的事情,因此,不知不觉中车架已经到了汉王府。
孙、吴,就是兵家最为推崇的孙武和吴起,可见名将韩擒虎对自己的外甥是多么的看重。
李恪命令道,他自始至终都觉得高丽、吐谷浑和扶桑这次来到的长安的原因并不像李泰说的那么假单。
想到这里,李恪有些奇怪,既然牛弘如此称赞李靖,怎么没有提拔他呢?还有左仆射杨素当时可谓权倾一时,而他对李靖的评价那么高,怎么就任由这样的人才从自己身边流失呢?
而李恪也通过历史了解到,李靖在入职兵部之后变得沉默寡言,听的多说的少,甚至一度隐退在家不问世事。
而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