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枭雄就是枭雄(2/3)
己归唐的时候,再跟李世民提出婚约,李世民肯定为了两部落的和平而答应他,到时候李恪节能统领大唐的马兵,还能以突利女婿的身份名正言顺的节制突厥兵马,不正是一石二鸟之计吗?
所以,有了以上种种的原因,李恪才会制定出了斩杀执失思力和伏真的计划。而且,他不断要斩杀这两人,今后遇到的突厥将领他都不会放过。
李恪问道,他知道突厥人说话直爽,拐弯抹角反倒让他们反感。
突利这是想干什么啊?李恪倒是开始思量起突利的心思来。阿史那部一共也就八九万精骑,这一段时间经过几场战争,损失了一万多,又抽调给了自己一万精骑去定襄,突利手下也就六万左右的人马,现在又给自己两万精骑,突利还真够大方,这倒是不得不让李恪谨慎和小心。
但是,两人同样的显贵,为什么颉利能够取得了草原真正的权利和荣誉而突利屈居第二呢?
李恪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突利和颉利的背景还有身世,发现了其中的关窍。突利名阿史那什钵苾,是始毕可汗之子。颉利,名咄苾,为启民可汗第三子,继其兄处罗为颉利可汗。两人都是突厥可汗的儿子,都是兵强马壮之辈。
然后,李恪再想到历史上不是就有突利归顺大唐之后想将自己的女儿嫁个李恪的想法吗?当时李世民也不是答应了突利吗?
晚上,李恪在寝帐看书,就见王中长回禀,说帐外突厥将领阿姆求见自己,李恪让王中长将阿姆领到自己的寝帐。
毕竟,突厥降将代表的是突厥人的利益,只要别人给他们的很多,他们未必不会背叛自己。
只要手里有权利,东征高丽,西征吐蕃。他就不怕到时候成就不了帝王之业!
阿姆平静的说道。
不过李恪觉得这样未必不是什么好事,这样没有权利欲望的突利更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其实,对于李恪来说执失思力和伏真两人都可以生擒,没必要斩杀。但是,李恪同样清楚大唐打败颉利之后,李世民招降了不少突厥名将,里面就有执失思力。
李恪分析的结果就是,颉利的枭雄,就像东汉的曹操一样,他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颉利杀伐果断,有雄心,有壮志。而突利就不一样,从这次他请求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