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一室欢声入棹讴(5/6)
;轮胎、脚踏、刹车、链条、车座、支撑、多级飞轮……最后甚至连人力三轮车、滑板车、滑板的模样,以及滑板车、滑板玩法,都告诉了比伯。
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自行车一直是国人首选的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作用,曾经是嫁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中国自行车的保有量一直是世界第一,乃至有“自行车王国”的美誉。在孙元起的回忆中:上幼儿园、小学,是父母骑自行车接送;上了中学,是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上大学,是骑自行车接女朋友上下课……可以这么说,自行车伴随着孙元起长大。这二十年的生活里,骑过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对自行车的了解也是深入骨髓。自行车出了小毛病,都不用找修车师傅,直接自己动手。
“我还要造自行车,是的,我比以前更渴望了!”杰米转过身,牢牢抓住孙元起的手:“亲爱的扬克,你要把你刚才说的,都写出来,不,画出来。让我们合作,造出一辆完美的自行车吧!”
“哪有什么风险?不过是校长先生杞人忧天罢了!”杰米很愤慨,“我跟你说,扬克,那款自行车是我们几个人合力设计的,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非常棒,也都愿意购买。也就是说,它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存在任何风险。真的,扬克,如果你看到了图纸,一定会赞成我的想法!”
这封信是爱因斯坦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下写的,文中先自我介绍了一番,哪里人、哪一年出生、哪个学校毕业之类;然后提到孙元起《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以及质量与能量的关系》那篇论文,说该论文解决了困扰他已久的问题;最后表示自己有志于物理研究,希望能到大学执教,并随上他1901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
这家伙不会是因为打击太重,疯掉了吧?
不知是哪个条件挠到了爱因斯坦的痒处,居然很快来电报表示接受聘约。孙元起大喜之下,连忙从薪水中取出五千美金汇到瑞士,希望爱因斯坦在合适的时候前往中国。
“哼!”碍于扬克就在身边,考斯特先生不好反驳什么,只好用这个态度表示自己的不屑。
“建工厂啊,那需要一大笔的投入吧?”孙元起试探着问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