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息羽垂头合让君(2/8)
某的不是!”孙元起冲他一抱拳,告罪道。此刻,他的心中却在嘀咕:这人好面熟啊,我一定是在哪里见过!
码头上好多接人亲友的人,日语、英语连成一片。见了孙元起这边有近十个金发碧眼的欧美人,都远远避开了。话说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欧美人在日本绝对是超国民的待遇,当然现在也是。这让孙元起连找个运行李的人都找不到。
午饭后,那些美国友人酒足饭饱,早回房午休去了。只剩的孙元起一人,因为被归家在即刺|激得了无睡意,独自在花园的树荫下,对着一湾淙淙流淌的溪水发呆。
“切——!”两人都很无语,当下只端起酒杯,抿了小半口。看来,他们对此是半信半疑,疑还更多些。
小伙子们终于意识到还有活儿要干,跟着孙元起一行人自去提货不说。
“正要听百熙兄高论!”梁启超目光炯炯地望着孙元起。
不愿纠缠太深,于是孙元起主动挑起一个新话题:“兄台,您贵姓?”
各人报了自己的年龄,梁启超是同治十三年(1874)的,最长;杨度是同治十三年(1874),其次;孙元起是光绪二十四年到的清朝,时年23岁,倒推上去,算是光绪二年(1876)出生,最小。
这时候孙元起才记起,张元济先生可是积极参加戊戌变法的,还因此被革职,由此想来,他一定认识不少维新人士、革命分子。话说那康梁二人不就是逃到这日本了么?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藏着了。
孙元起拍拍额头:这小伙子真是,连名字都没告诉我。任公,我知道任公是哪一位?
出了码头,已经有几辆人力板车停在门口,孙元起见了,觉得分外亲切。然而,人却是和行李分开的。孙元起一行坐在黄包车上,在横滨城内大街小巷不知绕了多少。正疑惑间,坐在身旁的小伙子解释道:“这横滨城里,好多清廷的鹰犬,我们这是防止被他们盯上!”
杨度晃晃酒壶,然后给每人斟了半杯,便把酒壶扔于一旁,原来没酒了。
那人也微微一笑:“敝人便是老佛爷悬赏十万两花红捉拿的叛党,新会梁启超。”
杨度又给大家斟满酒,道:“国内的太沉重,我们说说国外的,不准再说令人愤懑的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