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置办冬衣(2/3)
换点心。
最后又说提前发了军饷,往家里捎二两银子,自己留了三两银子买肉吃。
陆母听了那是又哭又笑。
“我就说,这小子就知道吃!”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个多月时间,陆母嘴上不说,心里是牵挂的。收到陆清江的来信,一颗心算是放下了一半。
“老大还没来信,大抵是舍不得寄信的银两。”陆母道。
杜微澜哼了一声,陆重山可不缺银子,陆家谁缺银子,陆重山都不可能缺。
那差役狼吞虎咽吃完一碗面,吨吨吨喝了几杯温茶,只觉得浑身畅快。
“三日后要送一批东西出去,你们要捎东西就尽快。那边天冷得早,军中发棉服晚,最好也提前准备。”平时差役懒得说太多,看在这一海碗加了肉的面条的份上,耐着性子交代了两句。
陆母连连感谢,顾不上其他,立刻解了围裙拉着杜微澜去街上买布料,买棉花。留阿黎和陆明在铺子里收拾。
棉花是前朝时候朝廷推广种植的,如今价格倒是不高,比兽皮便宜许多。
陆母听人说冷,买了十斤棉花,又买了粗布细布各一匹,粗布是黑色的,细布是浅蓝的。
婆媳二人讨价还价一番,把开馄饨铺以来的所有利润都拿来换了这些东西。
回去的路上,陆母扛着比较沉的布料,让儿媳背暄软的棉花,回到家,两人都是一头汗。
陆母的丈夫陆松柏没驻守过北地,李迎春的丈夫以前倒是北地驻军。找李迎春打听了做什么衣服合适,陆母便拉着杜微澜忙碌起来。
陆清江在边境,又不是去相看,做衣服自然不多讲究,需要的是暖和抗风。外头一层粗布加一层细布,内里用细布。好看不到什么地方,胜在暖和。
布料买得多,裁剪好陆清江的衣物,还剩下不少布料。
这次布料的颜色杜微澜不喜欢,胜在价格公道。杜微澜干脆按照陆母做的棉袄尺寸,收放了一点量,做了一大一小两套里衣。陆清江今年十七,约莫还能长个子,小的那一套现在穿合适,大的一套可以过些日子穿。
杜微澜小时候听祖父讲战场上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粮草补给不及时饿肚子,就是一套衣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