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买厂(1/4)
低调的陈燮还是选择了一辆辉腾作为私人座驾。完全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张扬。
在这个时代,越陷越深的陈燮,望着这个时代蓝蓝的天空,突然觉得回去不回去不重要了。明年,这条路能修到登州城下了,到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陈燮一直没说话,转了一圈之后出来,突然问:“老李,原来的工人,你能叫回来么?”
“老板欠了三个月的薪水没发,仓库里剩下五千多个内胆没人要,这东西没啥技术含量,有个把人懂行的,招几十个工人,就能恢复生产。”老李有点唠叨,搞的张全胜很不满。你提什么三个月薪水啊?
作为队长,丁子雄是队里最后一个离开的,同行还有翁正清,两人的家可谓南辕北辙,出了营房走一段大路就得各奔东西。独轮车是早就租好的,一人一车年货,在一车岔路上分手后,各自上马而去。军马是队官一级才能拥有的待遇,这个团练营本身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明朝人对此有很高的认同感。
腊月二十八,团练营也放假了,一个月的训练下来,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谈不上脱胎换骨,看着也很精神了。团练服和家丁服是不一样的,张家庄服装作坊出品的棉衣棉裤棉帽子,穿着人都肿了一圈。团练没有要求剪发,就是每一个人入营之前拿石灰水洗头,免得把虱子带进营房内。带着棉帽子,这个头发就不能盘起发髻,只能用带子扎起来。
出了登州城往南,走出十里地,前方的道路之一变。之前狭窄的双车道,变成了宽敞的四车道,地上铺的水泥硬路,马车跑起来欢快的紧。
“我明白了,张主任,一千五百万,这厂我要了。再多一分钱我放弃。”
正规军和预备队的军官待遇是一样的,士卒的待遇就不同了,预备队拿一半的饷银。
这样的企业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前几年房地产火爆的时候,老板拿生意不当一回事,资金都去搞地产了。结果在西部某地投资了几千万,血本无归之余,银行收了这家厂却发现这厂子不值几个钱。就算是不值钱,银行也只能选择卖掉,留在手里连利息都收不回。当初给这个厂子老板办抵押贷款的主任,已经被抓了起来,关在牢里吃老米饭捡肥皂。
“是陈总吧?”张全胜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