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复自道(2/6)
聪明的孩子这里得到一些关于驯化野牛的建议。
屯屯认真地听完迹天涯的问题后,只用了不多时间,便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想法。
“我们可以试着用养猪的方法来驯化野牛。”屯屯说道,“野牛和猪一样,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和足够的食物。我们可以慢慢减少它们对野外的依赖,让它们习惯人类的照顾。”
听了屯屯的话,迹天涯心中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后生可畏。
就这样,屯屯成为了移民队伍里的一员。很重要的一员。
少年强则国强,三国有曹冲称象,上古有屯屯驯猪。
农耕的文明从来就不会缺少少年英雄。
当然,“屯屯驯猪”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贡献,可不是小小的曹冲称象可以比拟的。
在稻城的日子里,石肤从屯屯屡次提出的那些建设性意见中,心里对屯屯的看法,慢慢完成了从孩子到合作伙伴的转变。
通过不断的实验,他们最终确定了一套独特的驯养技巧。
在与石肤的探讨中,屯屯发现,无论是猪还是牛,这些动物都有共同的需求和习性,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利用这些特性,让它们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
屯屯和石肤首先从观察野牛的习性开始,记录它们的食物来源、活动范围和群居行为。
他们发现野牛对某些特定的草料特别偏爱,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这一点,作为驯化工作的突破口。
在稻城的边缘,屯屯和石肤正式开始了对农耕文明来说具有进化意义的工作。
屯屯凭借自己对动物行为的深刻理解和养猪的经验,而石肤则依靠他精准的观察力和狩猎技巧,两人的合作,也成为了驯化工作的关键。
首先,他们选择了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委托支楞搭建了一个坚固的围栏,用以吸引野牛群前来。
屯屯调配了许多包含了野牛喜爱的食物的饲料,他们将饲料放置在围栏内,作为诱饵,逐渐引导野牛进入围栏。
在围栏内,屯屯利用自己调配的饲料,逐渐改变野牛的饮食习惯,使其适应人类提供的食物。
石肤则负责观察野牛的行为,记录它们的活动规律和群体结构。他发现野牛群中有一只领头的公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