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万里一孤城第章 尽是白发兵(3/5)
养。
郭昕遂带领将士们开荒屯垦,在将士和当地百姓的劳作下,戍边的粮饷基本得到保障。
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和吐蕃军较劲。
直到今日,还能在库车等地发现唐军屯田的遗址。
除了发动军民屯田外,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发展经济,郭昕还命将士自铸货币。
这些文物历经一千多年的时光,早已残败腐朽,但仍熠熠生辉。
直到建中二年,郭昕派出的使臣才与朝廷取得联系,此时距他来到西域已过去整整十五年。
唐德宗听闻,二庭、四镇居然还有大唐将士镇守,惊喜交加,当即下诏称赞其功。
并加封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其他将士也都升职加薪,甚至越级七等授官。
这一年,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郭子仪去世了。
十五年前,正是他的一封奏议,将亲侄子送去了西域,从此再没相见。
如今安西、北庭犹在,将士们知道归家无望,却还在他乡坚守不懈。
不知郭子仪听到这个消息,是感到几分欣慰,还是些许愧疚?】
郭子仪骑马伫立,望着天边烟尘滚滚,只一声叹息。
【唐德宗给的,其实只有精神上的鼓励,没有物质上的嘉奖。西域的唐军艰苦卓绝,唐朝始终无力支援。
与唐代宗寸土不让的态度相比,唐德宗显得模棱两可,在他眼中,安西、北庭二都护府不过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建中四年,唐朝刚与吐蕃洽谈清水之盟,泾原兵变爆发。
积怨已久的泾原镇士卒攻陷长安,拥立太尉朱泚为帝,唐德宗无力抵抗,仓皇出逃。
叛军一来,唐德宗秒怂,急忙向吐蕃示好,称愿割让安西、北庭之地,换取吐蕃出兵援助,直接卖掉郭昕。
幸亏大臣李泌极力反对,李泌是四朝元老,德宗的爷爷肃宗和父亲代宗都跟他是老铁,有他仗义执言,此事就此作罢,兵变最终在李晟等将领的努力下迅速平定。
朝廷都有自身难保的时候,实在无法出手相助,郭昕镇守西域,不得不借助同与吐蕃为敌的回鹘人。
吐蕃进攻之时,回鹘多次派军相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