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王朝三百年(二)(1/4)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天下农民活不下去的时候,王朝也走到尽头……
在几千年的历史里商业税从来没有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明一代白银几乎取代了铜钱,但本土白银产量有限,大量白银被走私商人掌控,导致政府对财政的控制减弱。
呵呵,海禁、海禁,禁了朝廷财源,但让官商勾结的走私富得流油。】
【事实上,在封建王朝,土地税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征收粮食是古代维持王朝运转的关键。
中央集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一户一户地把土地税收上来,但是那是在王朝创立之初。
现在过了一百年,村子里有两户人家还有耕地,能正常缴税;有七户人家是佃农了,他们怎么去缴税?
他们只是打工,已经没有土地了,而那时都是按土地来收税的。
但是,老王的后代考取了功名,不用去缴税或者可以少缴税。
继续点名朱元璋先生,本来你给家境贫寒读书人的免税政策,直接成了天下官员的特权。
过低的俸禄和无限制的特权,直接造就了明朝成为历朝历代贪腐最严重的朝代。】
朱元璋一脑门黑线:‘为何总拿他大明说事,这都没完了是吧。’
这么多期直播他也算是明白了,就算杀再多人也只能震慑一时,当皇权旁落时,一切都烟消云散。
秦凌雪也不想总是扎老朱的心,大明官员实在让人一言难尽。
【咳咳,我们继续哈。
王家不仅有人在当地做官,还有人在朝廷做官,王家开赌坊、开药局……总之,没人惹得起。
地方官一看王家不缴税,所在的村子就两户人家缴税,太少了说不过去,于是原来是十税一,现在是十税五。
两户人家跳脚骂街,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接受。
王朝初期,朝廷一年可以收两千万两的税,过了一百年,人口越来越多,官员越来越多,要干的活也越来越多,每年却只能收一千万两的税了。
五十年前,国库充盈,几乎堆不下了,现在每年都入不敷出。
而皇帝的亲兄弟某某王深得父皇喜爱,和皇帝也私交甚好,居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