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王朝三百年(二)(3/4)
三,在十税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辽饷、练饷……这下可好,这个消息层层传递下去。
老王的后代如果有点儿良心,那就从原来的一分钱税都不缴,变成现在的十税一,但多数老王的后代还是该咋地就咋地。
而原来村子里还有地的两户人家,现在变成十税七,还要缴其他的税,于是开始找老王的后代借钱。
老王的后代乐坏了,趁机把剩下两户的土地也兼并了。
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这个时候,水灾、旱灾交替出现,土地开始歉收,但是老王的后代可不管这些,该收多少租子就收多少租子。
佃户们吃不饱肚子于是开始蠢蠢欲动,有个别地方开始民变了。
皇帝慢慢感觉到,再不改变,朝廷就危险了。】
万历、天启、崇祯默默盘算大明形势,越想越感觉这是在说他们大明。
【于是有了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制度。
这个时候的皇帝,会有几种选择:
学汉武帝刘彻六亲不认,任用酷吏,偷税的直接抄家,全力打击豪强;打击土地兼并,实行推恩令,把土地层层分割。
学王莽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制度。土地直接充公,私人不得买卖;平抑物价。但王莽改得太急太快,搞得一塌糊涂,得罪的利益阶层又太多,还没搞好,自己就亡国被杀。
学东汉光武帝刘秀,“自己革自己的命”,征讨数十年后裁撤四百余县,精简数万官员,解放奴婢,重新丈量土地。
学清雍正帝胤稹的铁面无情,雷厉风行,摊丁入亩,地多者多缴税,地少者少缴税,无地者不缴税,减轻了穷人负担,也铲除了官员的摇钱树。
但这些都需要强硬的手腕,即使如雍正帝那样的铁腕,依然遭到了几乎所有大臣的反对,就连平日里分文不贪的清流也加入到反对的行列。
看看有多难!一旦触及核心利益,他们连杀头都不怕,宁死也要找出一堆理由苦谏。
有的皇帝命好,身边出现一个超级能臣。如张居正,他重新丈量土地,铁腕打击漏税,实行一条鞭法,改变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