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确诊(1/2)
医院里,朱珠握着一张诊断报告,把头埋在老公梁大勇的怀里痛哭。
梁大勇强忍着眼泪,声音哽咽着,一边轻拍着朱珠的后背,一边安慰她:“不要伤心了,这大概是我们的命,是鹏鹏的命。”
朱珠颤抖着手,擦了擦眼泪,再次看一眼诊断报告,报告单上赫然写着:梁鹏程,肺癌晚期。
是的,他们15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梁大勇询问医生,有什么治疗方案。
医生同情地说:“癌细胞已经扩散了,手术的意义不大。治疗方法一般就是放疗、化疗法、靶向药物治疗、免疫疗法等。放化疗是必需的,过程也比较痛苦。”
“那生存期有多长时间?”
“不治疗的话,生存期在半年左右,治疗的话,生存期可能延长到一年以上。治疗需要家属全天候24小时的陪伴。”
夫妻俩失魂落魄地带着孩子回了家。
一夜无眠。
要不要治,怎么治,如何陪伴,都是问题。
朱珠柔肠百转,一会儿想着要不顾一切地治好孩子,一会儿想着治疗的过程那么痛苦,孩子受那么多罪,延长的生命几乎都在痛苦中度过,有何意义?
梁大勇则不停地打电话,四处寻找专家,咨询意见。多数人给的方案都是放弃治疗。
梁大勇几乎绝望,用手捧着头,无声地啜泣。
人到中年,事事艰难。
这些年,梁大勇和朱珠在上海奋力打拼。梁大勇是建筑设计师,他的设计这2年在建筑业内已小有名气了,常常有人花高价请他设计,前些年年薪只有二三十万,这2年年薪在50万-80万左右。
朱珠是上海人,在美院毕业后就开始深耕插画,现在固定的给几家出版社画图书里的插画,也会零散接一些单子,年收入在30万左右。
他和朱珠拼命工作,拼命画设计图、画插画,被甲方和单位领导各种刁难各种施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回去还要操心儿子学习,陪伴3岁的女儿玩游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如今夫妻俩一年100万的收入,也算小康之家了。
去年刚全款置换了一套160平米的房子,朱母给添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