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5章 画舫听琴(1/3)
这一刻,两人都沉默没有说话,阁楼静谧,只有二人对着桌案,无声胜有声。
灵感如泉涌,萧依依现在承认有这种才子了。
很快,雨滴从画舫船楼的房檐下跌下,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最后连在一起,形成小水柱,哗啦啦地响。
罗昭云盯着面前萧依依的神态,肤白如玉,两弯细细柳眉犹如远山含黛,雪腮渐渐浮起两抹嫣红,如同初绽桃花,螓首微低,似乎有些羞赧,此情此景,不禁让他想到了一首诗句:
此刻,婢子秀盈又端来了一盆水,萧依依婀娜起身,洗了洗手,婢子端水退下,须臾,又点燃一个香炉,放在了案几旁。
萧依依想到自己最擅长的是琴曲和歌声,为何不从这方面找回自信呢?
果然,罗昭云听完,微微点头,移开了目光,看向画舫窗外的河渠,岸边杨柳枝在轻舞,河面的水纹在扩大。
这股风声雨声,江河流动的声音,被琴声一挽,似乎也融入其中,使罗昭云惊叹萧姑娘的琴技,空旷清美,似乎在与大自然沟通,已经超出了世俗的曲调了,返璞归真,意境更美。
汉代蔡邕在其所著《琴操》中写到:“昔代羲作琴,所以御邪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自古以来就把琴礼为表徽道德的乐器,用以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进而“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琴放在案几上,色泽古朴素雅,却更能衬托出它的高洁,不流俗套。
这些词曲多是她的原创,也有一些文人才子,如虞世南、颜师古为她填词,她打算把自己最近创出较为满意的作品,首秀给罗昭云,看他在琴、乐等方面,是否也有才华,跟自己算得上知音否?
在古代社会,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抚琴又为四大才能之首。
就好像罗昭云每说一些话,都是有感而发,丝毫没意识到,他自己的文采已经震撼到旁人了。
罗昭云目光真诚地看着她,虽不是女儿装,但是那种娇态,恰恰就是女人味,如果换上霓裳裙,肯定风华绝代,倾国倾城。
一向洁高气傲的萧依依,见识过诸多才子墨客,受过王公贵族子弟的追捧,赞美之词听得快腻快吐了,但身为烟花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