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6章 谋划(1/3)
任何皇帝,都不允许他在位期间,有任何人能都他的绝对权力,产生阻隔和不顺,哪怕一丝的威胁。
杨广沉思道:“我们带来的侍卫只有三百人,一旦出现祸乱,自保尚且不足,需要依仗那些左卫军和禁军过来平定叛乱。”
否则,皇帝和太子注定会充满了许多矛盾,当初杨勇就是想不通这一点,树大招风,无形中,让杨坚记恨上了,才会那样有意的疏远,不信任,甚至产生敌对关系,这其中虽然有人挑拨离间、独孤后的搬弄,但更多还是,皇权这种特殊权势间的猜忌。
此外,他派人关注元氏门阀和杨勇旧部的情况,还有五弟杨谅在太原一带,招兵买马,不断壮大,一旦父皇驾崩之后,必起祸乱。
杨广目光扫过了这些亲信,他的心跳的厉害,因为如今形势已经到最关键的时候了。
这几日,杨广一下子忙碌起来,不但要代替陛下处置朝政,管理国家大事,另一方面要与太医商议他父皇的医治方案,还有不久到来,规模巨大的国葬事宜。
回想到这四年的压抑和愁闷、烦躁、无聊、碌碌无为,现在杨广终于有了像是火山爆发一般的激|情。
他不会忘记,自家杨氏的天下,就是在北周皇帝驾崩之际,而被外戚操纵,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杨广保持高度警惕,对任何大门阀,都不相信了,可以利用,借助他们的力量,但不会托付大事。
司马德戡说道:“禀太子殿下,这几日飞鸽传书中断了,京城方向,似乎没有书信传来,有些不同寻常。”
通过服侍在隋文帝杨坚身边耳朵小太监回复,还有萧妃亲自去探望,都得到相似的判断,那就是他的父皇,已经不再进食了,只饮一点清水,枯瘦如骨,不出几日,即将驾崩归天。
但是,杨广就比他聪明多了,这四年,蛰伏下来,对朝中重臣,并不刻意笼络了,对朝廷大事,也不发表太多看法,深入简出,任何外交大事,也不干涉,朝廷任免、也不荐人,对杨坚、独孤后恭顺有加,好像一下子磨掉了锐气,其实,这就是他聪明之处。
杨广心中难掩激动,他终于要登位九五至尊,君临天下了。
只要杨坚还是皇帝,杨勇还活着,他的那些孩子建在,杨广的兄弟们还在虎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