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分营(3/6)
没有点消息。
在收到影卫从太原送来的密信的同时,另一份影卫极其机密的信息也通过只有刘凌掌握的渠道送来。这份情报十分的重要,送线索的这一条线路更是重要非凡,所以,即便是刘凌手下亲信的那些将领都不知情。赵大在暗处坐镇指挥,数百名影卫隐藏在暗处搜索着关于周军的一切消息。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汉军并不是十分的处于劣势。从边关的情报来看,周军并没有打算增兵的迹象。这对于汉军来说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消息,以十一万人马对抗周军十五万人,只要指挥得当,军士用命,坚守玉州的话,与周军僵持下去再图良策,周军倒是也没有什么机会。
而且若是决战的话,双方人马厮杀。十一万对十五万,就算周军取胜也必然损失极大,还能剩下多少人马很难预料。这一场战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周世宗柴荣的一场立威之战,稳定帝位的目的占很大一部分。
所以,不管是刘凌还是柴荣,都必须争取下一场战争的胜利。柴荣必须挽回玉州之败的颓势,一鼓作气,打败刘凌的平南军,就算不能吞并北汉对于帝位来说也起到了巩固的作用。而刘凌则是不能败,败则必亡。
手下将领都在大帐之中,刘凌端着在帅位上,扫视了众人一眼。在他的身后,头戴六品官帽,穿着白色锦袍的聂氏兄弟站在那里,依然是黑巾遮面。按照品级,将领们依次分两边落座。
紧挨着刘凌的坐着的,依次是忠义候王半斤,虎亭侯刘茂,三江候程义厚,在下面依次是各营指挥使。在最下面,列席的是原本不够资历参加这次会议的都虞候杨业,千夫长冯伏波,还有被刘凌带来跟着吃了不少苦,看见杀人场面吐的稀里哗啦的刑部侍郎裴浩。
理论上刑部侍郎裴浩这个人虽然官居三品,也算得上是朝廷大员。只是跟大帐中这群军老爷们比起来就相差不少了。五代时期天下混乱,重武轻文,武将的官职品级比之于文官来说要高不少。
一个千夫长,就是从四品的级别。偏将就是三品。这大帐里略微比裴浩级别低一点的就是千夫长冯伏波,还有都虞候杨业。裴浩是正三品,理论上各营的指挥使都是正二品,所以杜义麾下的都虞候只比裴浩低一点点,是从三品。屋子里十一个指挥使,就是十一个正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