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共存?(2/4)
在为国出力!”
话题一开头,看到了希望的人就再也止不住嘴巴。他们几个人都从这种自古就有却偏偏被忽视掉的办法中看到了勃勃的生机,看到了万亩良田上长满了齐刷刷金灿灿的麦子,谷子,看到一车一车的粮食运送到粮仓里。
孝帝也被他们的设想勾起了兴致,补充道:“按照军队的制度给他们职务。设伍长,什长,队正,校尉,屯田点配备兵器,这样的话乡里的治安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过上了好日子,也就没有那么多人拿起锄头造反!”
卢森道:“如裴大人所说,给他们相应的奖励,甚至出力最大的人可以折算军功。若是某个屯田点的产量位居首位,那这个屯田点的所有壮丁每个人家里都赏赐五亩勋田,不必缴纳赋税,这样一来产生攀比之心,不愁壮丁们不出十分力。”
刘凌皱了下眉头,欲言又止。
孝帝注意到了他的表情,笑着问道:“老九,你觉得怎么样?”
刘凌嗯了一声说道:“勋田可以给,只要把粮田种好为大汉真正的出了力,这样做无可厚非。但若是给他们军功的话,只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战场拼命刀头舔血,军功反而不如种地来的便宜,只怕到时候人人都想去种地了。”
孝帝愣了一下道:“说的对啊,折算军功这事就算了吧。前阵子我还和老九商量过,把咱们大汉的官制,爵制,勋制都改一改,改动后爵位勋功受赏都会变得比原来苛刻一些,官制品轶也会相应的降低一些。毕竟咱们大汉现在的官制太混乱了,光是二品武将,一品文官加在一起就有百十个,说出去都是笑谈,就好像咱们大汉的官位来得多容易似的。”
“我想恢复唐制,结束官制混乱的局面”
孝帝神情坚毅的说道。
话题一转眼就从屯田到了官制上,转化之快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只是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老宰相卢森之前提到的自己领头出征的事。也不知道是大家都忘记了,还是选择了刻意的回避。
孝帝是不愿意在提那个话题的,他不愿意看着为国操劳了将近二十年的老老臣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裴浩和候申也不愿意提及,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在和老宰相卢森比起来,都显得那么渺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