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寿篇之前夕(2/20)
不喜世家,且另有打算。一来林翔年纪尚轻,不宜过早身居高位,于是便出任政事堂右相兼户部尚书,历练几年。二来,高棣年纪已是不惑,未来这天下没有意外就是传给太子高旦,而林翔就是高棣留给高旦的大相首选。三嘛,就是通过麦朗给出朝堂甚至天下一个信号,就是高棣用人不拘一格,不论出身,鼓励寒门士子敢于对抗世家门阀。这才是高棣的真正用意。
可在高棣决定拜他为大相之时,几乎满朝反对,龙城朝堂上的世家门阀子弟无不出言嘲讽挖苦,看似是针对麦朗,其实打的就是高棣的脸,最后逼得高棣高举屠刀才将这些言论勉强止住。可以说,高棣登基前屠杀的三万两千余人有两千余人是因麦朗而死也毫不为过。可这也变相的将麦朗彻底的推到了世家门阀的对立面。他们或许一时拿高棣没有办法,可是对于麦朗,他们可是不会心慈手软,但凡麦朗提出的政令得到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故意刁难。如今高棣写了一个血迹淋淋的“破”字给到麦朗,其实已经等于明晃晃的告诉麦朗:“朕已经决定破除世家,这把刀子就是你!”
麦朗明白高棣的意思,亦不由得在心中叹了口气:“我这一生,怕是难以善终!也罢,若是因我一人而大破千年格局,亦不为功德一件,纵然背负千般万般骂名也算是留名史书了,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吧!”
于是,麦朗便集结了政事堂九相商议度田之事,九相之中,有五人都是高棣的从龙之臣(大相麦朗、左相兼户部尚书林翔、右相兵部尚书杨辉、大宗正邺王高驿、吏部尚书邓鹄),就算投票表决也是有个过场的事。剩下的四人(礼部尚书刘孟、民部尚书吴斐、刑部尚书熊平、御史大夫肖傅)若非跟新君一条心,怎么可能入选政事堂,出任一部主官?
何况九人之中,除了右相林翔、大宗正邺王高驿、吏部尚书邓鹄、礼部尚书刘孟外,其他五人皆是寒门子弟,对于清查世家田地、人口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反对。所以,高棣对于政事堂九相人选的安排相当讲究。
于是,高棣的意思在政事堂没有什么阻力的达成了一致。麦朗这把看似没有杀伤力的钝刀在龙城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然后蔓延至西北三州,一时间整个关中的世家大族就像花瓣一般,一瓣接着一瓣的飘落。
任谁也想不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